[殡葬一条龙] 南京殡葬-15分钟上门- [好评推荐]我国多地太平间、殡仪馆积尸严重 有尸体21年未
我国多地太平间、殡仪馆积尸严重 有尸体21年未安葬
社会新闻新华社 2016年04月05日 16:48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
新华社北京4月5日新媒体专电 题:多地太平间、殡仪馆积尸严重 有尸体21年未安葬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中国传统丧葬文化历来讲究死者为大,[殡葬一条龙] 南京殡葬-15分钟上门- [好评推荐]但记者在清明节到来之际调查发现,有一些人死后非但没有及时安葬,反而陈尸太平间、殡仪馆数年甚至几十年无人管,导致全国多地太平间、殡仪馆尸柜告急,费用叠加,正常运行面临困难。如何妥善处置这些尸体,打破“停尸不顾”困局,成了医院和殡葬管理部门的一大难题。
太平间、殡仪馆积尸严重 有尸体一放就是21年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太平间位于医院一处人迹罕至的角落。51岁的太平间负责人赵康(化名)在冰凉的尸柜间穿行,一边检查尸体一边进行消毒。面对记者的到访,赵康面露愁容,并唉声叹气起来。
“医院的尸柜一共还不到50个,其中就有30多个常年被无法处理的尸体占据着,剩下的用来日常使用哪里够!现在,有新尸时只能拒收或者协调至他处。”赵康说,由于相关部门未对30多具尸体开具死亡证明,致殡仪馆不能进行火化,所以这些尸体常年放在尸柜里。电费、人工费、消毒费……令医院压力重重。
据了解,目前呼和浩特市约有200具尸体因得不到处理而常年陈尸太平间、殡仪馆,短则五六年,长则21年无人问津。“积尸严重的问题其实在内蒙古各盟市都存在,不算医院太平间里的,平均每一个县级的殡仪馆至少存十具常年无法处理的尸体。”内蒙古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王庆民说。
记者走访多个省区市发现,全国多地太平间、殡仪馆都面临着相同的困扰。目前,济南市殡仪馆和莲花山殡仪馆中尚有80余具尸体常年得不到处理,部分尸体的存放时间超过10年。在昆明,仅昆明市殡仪馆里就长期存放着70多具遗体。在广州,由于业务基数大、流动人口多,广州市殡仪馆每年超过认领期存放的尸体可达1300具至1400具。
济南市莲花山殡仪馆业务二科科长张涛认为,尸体长期得不到处理会衍生出许多问题。首先,对逝者不尊重。“尸体即便保存得再好,也面临着脱水、变色等问题。时间越长保存难度越大。”其次,尸体长期留置占用了公共服务资源,导致尸柜周转不灵,有些原本能正常入馆的尸体只能暂送他处。第三,尸体长期的保管费用会成为太平间和殡仪馆越拖越重的包袱。“以馆内存放12年的一具尸体来算,普通冰柜每天收费50元,1年就是1.8万余元,加上人工日常巡查、设备定期维护等费用,总成本约20万元。”张涛说。
不愿动、不敢动 积存尸体处理面临难题
国务院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2012年修正本)明文规定:火化遗体必须凭公安机关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死亡证明。但在日常生活中,一些遗体因不同原因而缺少“死亡证明”这一关键要素,殡仪馆又不会火化非正常死亡的死者遗体,最终导致积尸严重。
“冯某,男,2010年3月31日由120送至太平间。”死者冯某的相关信息简单地写在存尸簿上。6年前,冯某因车祸致死。经协商,冯某姊妹获赔9万元,但拿到钱后2人从此杳无音信。“我们曾有冯某家人的联系方式,从拒接到成为空号,冯某尸体至今无人管。”赵康说,公安部门担心将冯某尸体处理后会有人回来要尸,所以未开死亡证明,冯某的尸体因此存放了6年没人管,存尸费用也由太平间承担。
综合多地殡葬管理部门负责人的说法,目前太平间、殡仪馆积存的尸体主要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无名、无主尸体。对于非正常死亡的无名、无主尸体,公安机关不愿开具死亡证明和送至殡仪馆进行火化,原因是担心家属有一天出现并索要尸体;第二种是有名、有主尸体。这些尸体大多涉及各类纠纷,如果公安机关出具死亡证明并火化尸体可能得罪纠纷的两头,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第三种是涉及医疗事故的尸体,因医患矛盾未解,尸体迟迟未处理;第四种为涉案尸体,由于案件未破,尸体需继续留存。
昆明市殡仪馆馆长瞿勤认为,各类尸体之所以长期无法处理,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具体可操作的细则和规定。记者查阅《殡葬管理条例》发现,全文并没有涉及无名、无主尸体,有名、有主含纠纷尸体,医疗事故尸体和涉案尸体的具体处理程序和方式。而地方性法规中,有的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了相关内容,有的仍然是空白。如《呼和浩特市殡葬管理条例》仅对无名、无主尸体的处理方法作出明确的规定。由于缺少指导性的法律法规,对尸体不作处理成为各部门目前最“放心”的方法。
“尽管《呼和浩特市殡葬管理条例》规定无名、无主遗体由公安机关及时发布认领公告,公告满60日无人认领的,殡仪馆凭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将其火化,但实际中,公安部门并没有按规定进行操作,尸体拉进太平间后再没了下文……”内蒙古人民医院太平间一名工作人员说,对有关部门来说,这些尸体就是棘手的问题,谁都不愿动、不敢动,弄不好扯进纠纷里就得担责。
完善法规待破局
记者采访发现,因没有有效方法解决积存尸体,全国多地太平间、殡仪馆里不断有“新尸”成为“老尸”,数量逐年增长,尸柜难以周转。太平间、殡仪馆的正常运行已出现问题。此外,一些地区尸体的储存费用由地方财政买单,尸体常年储存成为地方一笔不小的支出,并有浪费的嫌疑。多位业内人士呼吁,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尽快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打破困局的根本出路是完善法律法规,厘清尸体处理程序。”王庆民建议,对各种原因导致的“停尸不顾”现象如何处理和惩处,公安机关、殡葬管理部门、医院等处理主体的权责分配等问题都需要法律进一步明确,否则公安机关处理起来就会有顾虑,其他部门也是左右为难。
“当前从操作层面看,涉及的相关部门,应该更主动地落实现有规定,不能因怕担责任而扯皮,把皮球踢给太平间和殡仪馆。”多家医院的负责人表示,现在还得一手抓消化存量,一手抓避免增量,所以在逐步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有关部门既要明确各自责任,又要强化协调配合。公安部门应严格执行公告到期即开死亡证明,为处理无人认领遗体提供便利。
广州市殡仪馆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认为,尸体在殡仪馆冷冻保存有较高的费用,有许多死者家庭贫困,其亲属好不容易赶来,既要面对天人永隔的悲痛,还要面对不小的经济负担。殡葬管理部门可以协调太平间、殡仪馆,尽量帮助困难家庭减免相关费用。这样既是对死者家属的一种安慰,也有助于解决积尸严重问题。(采写记者:王靖 萧海川 侯文坤 赖雨晨 饶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