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草坪葬、花坛葬、海葬和遗体捐献被越来越多公众接受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高焓

墓碑方方正正,但思念绵延无边。

近年来,草坪葬、花坛葬、树葬、海葬等生态葬法的公众接受度越来越高。

2023年全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新增82万余人,他们或将在离世后捐献器官、遗体。

这些“非传统”的选择意味着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墓碑,和重殓厚葬的传统观念大不相同。近日,记者走近逝者家属,他们说,墓碑有形,而思念无形,缅怀不拘泥于墓碑;殡葬行业从业者说,来自逝者亲属的认可就是最大的肯定。

“将奉献进行到生命的最后”

指导学生做科研、带着年轻教师成长,大学教师安女士的退休生活很忙碌,但她却乐在其中。

“年轻时奉献,还想着要‘得’;到了现在的年纪,只作最纯粹的奉献。”安女士决定在过世后捐献遗体,这源自父辈的言传身教,要将奉献进行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2006年,安女士的父母就决定要在过世后捐献遗体。“我的母亲是医生,她知道医学院校的‘大体老师’远远不够。”安女士记得母亲曾说,“如果就这么烧了,太可惜了。”母亲说动了父亲,安女士和家人们内心虽有不舍,但还是在老两口的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上签了字。

2023年,安女士的父亲去世,捐献了遗体和角膜。每次回老家,她都会和母亲、亲友到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广场去看望父亲。今年春节,春寒料峭,树枝都是光秃秃的,而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广场却绿意葱茏,“或许,这也是老天对捐献者们的眷顾吧。”她说。

安女士的姑母、姑父则选择了用骨灰撒海的方式回归大自然。“姑母很早就表达过骨灰撒海的心愿。”2023年,安女士和亲友来到海边,带上姑母喜欢的茉莉和花生,送他们最后一程。

安女士说,循着父辈的足迹,亲友们对后事大多都做出了相似的准备——或是捐献遗体,或是骨灰撒海,或是树葬。在外人眼中似乎有些与众不同的决定早已成了家里的主流。

在安女士看来,对亲人的缅怀并不在于一方墓碑,而是要传承他们的精神和志业。她说:“给予和奉献是我们的家风,爱人爱己是我们生活的原则。”

“为懂事的儿子多做一些好事”

“晨晨,妈妈想你。”清明节前夕,陈女士和丈夫带上花,来到广东省红十字纪念园,在寄语墙上写下了对儿子的思念。

2022年10月,在和重症肌无力搏斗了20年后,28岁的晨晨离开了这个世界,并捐献了遗体。他留下了一首原创歌曲《不留遗憾长眠》,希望能用自己的歌声带给其他病友与病魔抗争的力量。陈女士喜欢唱歌,但却不敢再听晨晨写的这首歌。

思念听不得,但是看得到。

坐在客厅,陈女士抬头就能看到鱼缸里的乌龟和鱼,卧室里还有狗,它们都是陪伴晨晨的朋友。在小区天台,她打理了一方小“菜园”,除了青菜,还有晨晨喜欢的向日葵。在书架上,晨晨喜欢的书、他创作的武侠小说手稿都触手可及。

“晨晨太体贴了,几乎没有做过小孩。”陈女士说,当她不开心的时候,晨晨会迅速发现。看到妈妈在缝补袜子,他就网购了20双袜子。

家里思念的味道太浓,“我尽量让自己忙一点,就不会想那么多了。”她说。

陈女士做家政工作,最近服务两三家雇主。早上6时许,她就已经到雇主家帮着带娃、照顾老人。11时左右为第二户雇主家的乌龟换水、打扫卫生,手洗小孩的衣物。第三个工作地点是写字楼,做楼宇的保洁。

到了晚上,陈女士借着灯光打理“菜园”。社工不时还会打来关心的电话,拉着陈女士一起参加社区活动。因为晨晨不喜欢到外面理发,渐渐地她学会了这门手艺。现在,她经常跟着义剪队为老人剪发。“有这些活动,心里开心很多,就像是替他做一些好事。”陈女士知道,如果可以的话,懂事的儿子一定也会这么做的。

“化作春泥更护花”

在广州市银河革命公墓深处有一块花坛葬区,30多位逝者伴着鸟语花香长眠于此,一年四季都有花在绽放。

2021年清明期间,银河革命公墓首次举行花坛葬集中安放仪式,这一仪式由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康思思主持、策划。她在鲜花旁,送逝者最后一程。

康思思回忆,现场的氛围不是悲伤的,而是安宁的、平和的。工作人员会为每位家属准备一枝花,在宣读悼词、默哀后,家属将黄丝带系到骨灰坛上,再埋入土中。“希望通过这些有仪式感的设计,让家属寄托一份对亲人的哀思。”她说。

在仪式中,康思思也曾收获过感动。她说,曾有位阿婆带着子女一起来安葬老伴。“仪式结束后,阿婆找到我说,仪式做得很好,她过世之后也要选择花坛葬。”在康思思看来,老人接受、认可花坛葬,这是最大的肯定。

康思思在银河烈士陵园工作了10年。近年来,在办理业务咨询时,她感到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了解、接受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康思思介绍,2021年,银河革命公墓花坛葬区集中安放仪式共安放了6位逝者的骨灰,此后,每年都有两位数的逝者骨灰长眠于鲜花之下。未来,她也希望在仪式上有更多设计,用更多的人文关怀抚慰逝者家属。

在十多公里外的新塘(中华)墓园,有一片草坪葬区(怡安新苑)。清明节前夕,头发花白的胡女士带着鲜花,循着碑刻的时间找到了丈夫的名字。胡女士说,丈夫生前是一名老师,“他相信,生命来自于自然,也应该归于自然,化作春泥更护花。”

去年清明节前,钟先生带着鲜花来到草坪葬区,唱起了妈妈、外婆生前最喜欢的粤剧,还有他新学的《云梦情》。“我们都喜欢粤剧,在这里唱,或许她们能听到。”他说。

数读

记者了解到,广东大力推行骨灰海葬、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截至目前,全省节地生态安葬率超过63%。

在广州,全市绿色节地生态安葬率超过86%,节地生态葬理念渐入人心。以骨灰撒海为例,1988年4月26日广州首次组织该活动,起初每年有几百单业务,近几年,每年业务超过2000单,截至目前已累计海葬3.71万名逝者骨灰。

自2010年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试点以来,截至2023年底,广东已累计完成器官捐献6899例、角膜捐献5846例、遗体捐献2166例,全省有59万名爱心人士主动登记成为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者,器官捐献数量连续十四年领先全国。

2024-09-22 13:03 点击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