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故[直营服务中心] 殡葬-20分钟上门- [好评推荐]4000253450人,是为了疗愈我们自身
《哀伤疗愈》,[直营服务中心] 殡葬-20分钟上门- [好评推荐]4000253450作者: 刘新宪,版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
为什么告别仪式极为重要?
西方有句谚语:“当无法用语言表达时,请举行仪式。”
仪式是象征性的活动,它帮助我们表达对生命中最重要事件的最深刻的想法和感受。葬礼是一种公共的、传统的和象征性的仪式,我们通过它来表达对所爱的逝者的思念和自己的哀伤。葬礼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死亡的真实性,并为逝者的生命作见证。
葬礼是丧亲者哀悼的重要组成部分,丧亲者可以从中获得他人的支持、理解、爱和同情,这会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哀伤之旅中去健康地应对丧亲之痛,并去寻找和建立新的生活意义。
电影《入殓师》剧照。
美国哀伤学者及教育家沃佛尔特(Alan D Wolfelt)博士认为,办好丧葬对丧亲者有六方面的积极作用:
1.面对死亡的现实。葬礼让我们面对和直视死亡的真实性。而面对和直视死亡恰恰是哀伤疗愈的第一步。
2.宣泄痛苦情绪。在葬礼上,无论是丧亲者或是送行者,都会体会到丧亲之痛。葬礼可能是唯一的时间和地点,丧亲者可以无须克制地当众宣泄自己的哀伤情感,并被社会和他人所理解和接受。 充分表达自己的痛苦感受,这对哀伤疗愈是有益的。
3.记住逝者。在哀伤疗愈中,我们必须将与逝者的依恋关系从充满活力的互动关系转移到自己的记忆中。好的葬礼帮助我们开启这种转变,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然的时间和地点,让我们回忆和思考我们与逝者曾经共度的时光。在葬礼中,丧亲者还可以从旁人那里得知关于逝者生前的故事,使回忆更加丰满。此外,从葬礼上分享得到的很多美好的故事和回忆,有益于证实我们对逝者价值的肯定,使我们感到自己的哀伤以及对逝者的怀念是正常的,不仅不会过度压抑和掩盖自己的哀伤,反而能更好地重新安置逝者在我们心中的位置,这对以后的哀伤疗愈是有帮助的。
4.建立新的自我身份认知。人具有社会属性,每个人在社会和家庭中也具有特定的身份。他不仅只是“他”,还可以是儿子、兄弟、丈夫、父亲或朋友。当自己的亲人去世时,葬礼有助于丧亲者建立新的自我身份认知。参加葬礼的人实际上也在向丧亲者表达这样一个信息:“我们看到您的身份变了,但我们希望您知道我们仍然关爱您。”
5.寻找意义。我的亲人为什么会离去?如果要从哀伤中前行,人们必须考虑这个问题。葬礼强化了人们关于死亡的认识,即它是生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而且它有时是随机的。与此同时, 葬礼帮助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帮助人们寻找逝者以及我们自身的生命意义,并学会珍惜生命。我们参加的每次葬礼都是我们自己生命终点的一次彩排。
6.寻求和提供帮助。葬礼也是一种社会支持活动,它不仅可以让丧亲者寻求社会和他人的支持,也是送葬者对丧亲者表达关怀和支持的一种方式。在葬礼上人们可以自然地表达安慰之情,一个拥抱、一个握手,也许可以表达出很多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情感和安慰。通过参加葬礼,我们让丧亲者知道他们并不孤独。
葬礼可以让人们向逝者做一次真正的道谢、道歉或道别。
缺席自己挚爱的人的葬礼,往往会使丧亲者留下终身的遗憾。即使是儿童,成人也要征询他们的意见,问其是否愿意去参加葬礼,并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
葬礼的结束只是开启了一个挚爱已逝的“陌生世界”的大门,哀伤的历程将在那扇大门打开之后向远处延伸。请采用不同的悼念仪式来缅怀您所爱的人。 无论是去墓地扫墓,还是网上悼念或其他方法,只要能疏解您的哀伤,那就都值得采用。
回避触碰伤口有助于哀伤疗愈吗?
当丧亲哀伤给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造成巨大痛苦时,有的丧亲者会选择“回避策略”,也就是让自己尽量不去接触会激发强烈哀伤情绪的事物和场景。有人把已故亲人的照片和遗物收藏起来,有人会避免听已故亲人爱听的歌曲,有人会远离曾与已故亲人经常同去的地方,有人甚至人户分离,南京安神殡葬4000253450远走他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工作或生活。
“回避策略”是一把双刃剑,用不同的方法使用它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有一种回避,叫“适当回避”。在丧亲初期它往往是一种健康和必要的哀伤应对方法。它可以使人不会一味沉浸在哀伤的重压下,以至于无法为自己或其他家庭成员提供最基本的生存和健康保障。哀伤会吞噬人的巨大精力和体力,有时长期深陷于哀伤的丧亲者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因此必要的回避可以给自己提供一个休息和喘息的机会,使长时间紧绷的弦有松弛的机会而不至于崩断。健康的回避还包括去做感兴趣的事,去认识新的有共同经历的朋友,去旅游,去单位工作,去做任何有益健康的事,比如运动、公益活动等。荷兰著名哀伤学者玛格丽特·施特勒贝博士认为,这种回避有时是必需的和有益的。
还有一种回避,叫“过度回避”。丧亲者长期不敢去触碰任何会引发自己哀伤情绪的事物,长期不去经历和体验哀伤的痛苦,长期设法回避对已故亲人的回忆。比如有人会借酒浇愁,岂不知只会是愁上更加愁。也有人采用不停工作的方式,让自己的注意力被工作全部占据,而不去面对哀伤和经历哀伤的痛苦。
要知道,长期回避只是把自己置身于一个虚幻的世界,仿佛丧亲事件未曾发生,仿佛世界仍是原来那个世界,仿佛自己对那个世界仍然是可知可控的。殊不知丧亲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真实而客观的事实。不论您用什么方法去回避,都不可能改变这个事实。哀伤是一种很有“耐心”的情感,它可以潜伏在您的内心深处,“耐心”地等待您总有一天无意间放它出来,它可能会在瞬间击倒您,它也可能“耐心”地变成一块石头越来越重地默默地压在您的心头,直到您不堪重负。
近代哀伤研究显示,过度回避对哀伤疗愈是有害的,它是导致延长哀伤障碍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哀伤干预需要帮助使用“过度回避”策略的丧亲者正视和接受丧亲的现实。
哀伤疗愈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去经历哀伤,去亲身体验哀伤痛苦,并在痛苦的体验中适应哀伤。有些哀伤也许会伴随终身,因为它与我们对逝者的爱相关。但通过对丧亲事件的适应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十分艰难和痛苦,丧亲者终将可以走下去,一点点达到一种痛而不苦的境界,可以与哀伤和平共处,并从对逝者的怀念中感到温暖和鼓舞,对生命和未来重燃热情和希望。
电影《入殓师》剧照。
丧亲后的麻木正常吗?
在失去自己挚爱的亲人后,有些人会悲咽痛哭,也有人近乎麻木。那些表现出麻木的人是不是病了,或者没有真挚地爱过逝者?丧亲者自己和旁人往往都会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惑。
其实,很多人在经历远超过他们心理/生理承受力的哀伤剧痛时,出现麻木反应是正常的。麻木会在一段时间内,尤其是丧亲的头几天或几个星期出现。它会封闭人的正常思维、情绪反应和泪腺,人会丧失正常流泪的功能。这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调节功能。麻木可以把无法承受的剧痛一点点慢慢地释放出来,给人逐步适应剧痛的时间和准备,让人不至于因为承受不了那种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而去做出不理智和危险的错误选择。
中世纪有位法国散文家叫蒙田,他在一篇《论哀伤》的散文中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君王在自己的国家沦陷后,看到自己的儿女遭受欺凌虐杀,他沉默而麻木,但他看到自己的将士被杀时,却放声大哭起来。他的仆从问他为何如此,他说儿女的受难之疼太沉太重以至于无法表达。他对儿女受难所表现出的外表的麻木正是因为痛得过于深切。
为何会有麻木反应?
1.预期性哀伤。这是因为丧亲者对失去亲人早已有了准备,比如当久病年迈的长辈逝去时,子女对此已经有了长期的心理和情感准备。虽然在亲人离世的时刻来到时,依然会有哀伤涌现,但他们会表现得相对冷静。在外人看来他们情感冷淡、麻木,其实他们已经在预期性哀伤的过程中经历了人们所不知晓的痛苦经历。
2.哀伤打击过于突然、猛烈和痛苦。人们对自己突然失去挚爱亲人措手不及。他们对现实和未来感到困惑,感到世界失去了原来的真实性。虽然他们在理性认知上知道死亡事件的真实性,但在潜意识中并不接受它。这种打击往往会使人暂时关闭与社会的情感及认知联结。在短期内它是正常和安全的,这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可以让痛苦剂量以人能接受的方式慢慢释放出来。不用很久,多数丧亲者会从“麻木”中自然苏醒过来,并会表现出极其强烈的哀伤反应。所以当丧亲事件刚刚发生时,关怀者不用刻意去让丧亲者倒苦水,暂时让他们沉浸在“雾”里,给他们一点缓冲的时间。
如何正确对待哀伤麻木?
1.哀伤反应中的麻木是正常的。用麻木来应对巨大痛苦打击并没有错。哀伤反应具有极强的个性化,每个人都有权用不同方式来应对哀伤。
2.哀伤反应中的麻木并不代表不爱逝去的亲人,相反,在很多时候,正是因为爱是如此之深从而使丧亲之痛无法表现出来。
3.当哀伤初期出现麻木反应时,请不要强迫自己去做某些事来尽快走出麻木,好让自己表现得如旁人所期望的那样,比如有意识地引发自己激烈的哀伤反应。请相信麻木反应只是暂时的。哀伤情绪最终会自然爆发出来,也许是在葬礼中,也许是在葬礼结束后回到空荡的家中,也许是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场景和物件,或者毫无特殊的缘由……
4.但是如果长久地处在麻木状态,很可能是在过度使用回避策略,这容易导致延长哀伤障碍。这时候就需要考虑寻求哀伤辅导专业人员的帮助。
丧亲之痛,男女有别吗?
在失去挚爱亲人的打击下,每个人都会承受哀伤痛苦。但男女哀伤反应会因性别不同而有所不同。
1996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T.Martin)和道克(K.Doka)博士在《男儿不流泪,女儿泪长流》一书中提出,男女哀伤是有所不同的。他们将在女性身上较多表现出来的哀伤反应称为“直觉型哀伤”,将在男性身上较多表现出来的哀伤反应称为“工具型哀伤”,当两种反应同现于一体时则称为“混合哀伤”。
女性在“直觉型哀伤”中倾向于追随直接的感觉去感受和表现哀伤;男性的“工具型哀伤”则倾向于去思考、认知哀伤和做具体的相关事情。女性在悲痛时会公开流泪,而男性会努力克制。女性倾向于向他人表述自己的悲伤,男性倾向于把悲伤深藏于心。女性会向外界求助而不介意被视为弱者,男性则倾向于回避外界帮助,不愿被社会视为弱者。女性用大量语言疏解哀伤压力,男性用沉默做事来回避哀伤。女性的哀伤情绪起伏及冲动更明显。女性在哀伤时往往会出现性冷淡,男性对性生活会依然保持积极态度,因为男性可以从性生活中感到对自己的生活还拥有某种控制感,夫妻间协调的性生活有助于哀伤疗愈。
此外,男性和女性哀伤之别还表现在女性在失去子女后通常承受更深重更长久的痛苦。
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勒洛尔(F.Lelord)和安德烈(C.André)博士认为,男女哀伤反应的不同主要源于两个方面:首先,男性与女性大脑结构和运作机制不同。其次,社会角色定位不同。男性从小就被教育要坚强。“男儿有泪不轻弹”是男性被传统社会所期望的,而女性通常被社会视为弱者,社会对她们没有像对男性那样的期待要求。于是流泪便慢慢地变成了女性和孩子的“特权”。
这里还特别需要提到的是,研究显示,由于男性对自身哀伤情感的克制和缺乏宣泄疏解渠道,丧子哀伤会使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罹患致命性的生理疾病。
男性也需要释放哀伤。有一位男性,在失去妻子后,他在别人和孩子面前从不流泪。直到有一天他的女儿泪眼汪汪地问他:“爸爸,妈妈死了,难道您不伤心吗?”他把女儿紧紧地抱在怀里痛哭起来。这位父亲说,是女儿帮助他释放了哀伤,使他更加珍惜生命,以照顾好家庭和工作。
对丧亲者来说,他们所真正需要的“坚强”不是一味克制,而是要勇敢面对和接受过去,好好地珍惜现在,充满信心地迎接未来。这不正是已故亲人所希望看到的吗?
电影《入殓师》剧照。
如何安置逝者遗物?
遗物的处理是每个丧亲者都将面临的问题,如果逝者是自己的配偶或子女,这项工作往往会更为艰难。
心理学研究显示,挚爱的亲人离世后,因为爱,生者与逝者的关系不会中断,它会以“持续性联结”的方式把这种关系永久地持续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
遗物有时候对很多丧亲者来说是一种有益的安慰,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睹物思人。我们需要知道,尽管遗物无比珍贵,但如果丧亲者过度依靠遗物来维持与逝者的情感联结,则往往容易陷在痛苦的往事中难以自拔。同样,长期过度回避遗物也是不健康的。
对逝者的健康怀念需要建立在内心的基础上,丧亲者需要从内心感受到逝者给自己留下的有积极意义的东西,比如通过体会逝者的善良让自己更善良,通过体会逝者对世界的爱让自己去更爱这个世界,让自己尽管在这个世界上饱受磨难,但依然能爱它。建立于内心的积极依恋关系有助于自己在创伤中成长。
往往有些丧亲者想保留逝者所有的遗物,但这并不现实。所以在处理遗物时需要用理性的态度来取舍。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1.处理遗物最好和亲属商量,用什么方法、什么时间、什么该保留、什么该放弃,这些都要通过讨论商量来决定,切勿自作主张,冲动行事。
2.如果处理遗物对您来说是一项艰难而痛苦的工作,那就要做好准备和制订一个计划。这时候亲友的帮助往往更为有益。
3.分步进行,把容易做出决定的遗物先处理好,把难以决定的遗物暂时打包装箱,等您有精力时再来处理。
4.来自他人的建议,您若感到不适,可以不接受。请听从自己的内心,只有您最清楚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哀伤情绪疏解而不是变得更沉重。
5.处理遗物没有时间的截止期,您的感觉会告诉您什么时间是最合适的。
6.如果东西太多,请保留您觉得最珍贵的东西,那都是逝者生命之旅的重要伴随物,如照片、影像、奖章、证书等,还有逝者生前特别喜欢的东西,如装饰品、部分衣物、日记、玩具等。
7.如果适合的话,可以把遗物赠送给亲友或自己使用。
8.处理遗物会令人难过,它仿佛是又一次道别。但相信自己,您最终能走过这段时光。
9.克服内疚是处理已故亲人遗物的一个需要应对的问题。 “不忍心”和内疚有时可能会像一道无形的墙挡在前面。您要想到,只有内心的联结才是最坚固的联结,也是一种健康的联结。
以上内容节选自《哀伤疗愈》一书,较原文有删节修改,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文中图片为编者所加,非原书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