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周刊
日 报
周 报杂 志往期回顾
分类检索 返回目录
先人溶存碧波,思念永留自然 ——汕头推行骨灰海葬打造生态殡葬品牌
郭艳 《 民生周刊 》()
深化殡葬改革,倡导移风易俗,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思想革命”,是一项有利黎民社稷的好事;推行骨灰海葬,引导节地安葬,是谋生态红利、减百姓负担的“社会斗争”,是一件惠及子孙后代的实事。
近年来,汕头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民俗公祭改革,连续40次举办“让先人回归自然,愿亲情溶存大海”骨灰集体海葬活动,努力探索出一条独具汕头特色的生态殡葬之路。风暖梨白,清明将至,解码“汕头品牌”,但愿今年的清明时节继续流淌着“与自然相伴”的生态葬和乡风文明的“清流”。
通过3次完善修订地方性法规,连续22年、举办40次“让先人回归自然,愿亲情溶存大海”的骨灰集体海葬活动,从1998年39份增长到2020年1350份海葬骨灰数,撒海12万多份先人骨灰,年骨灰撒海数占全市火化总数的21%,澄海地区海葬率达67%,累计节约土地600多亩,节约丧葬费用1亿多元……这一串数字的背后,是汕头民政人坚定不移走生态殡葬之路的改革成果,也是新时代粤东人持之以恒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
推动观念革命,让传说走进生活
追根溯源,海葬始于传说,源于历史,传承于现实。在古斯堪的纳维亚神话中记载,光明之神巴尔德尔和妻子南娜死后,被一起投入大海沉入海中。在北欧传说中,北欧海盗在海上死亡后,以小船载尸,挂上风帆,任其在海中漂游直至沉于海中。在中国历史上,公元15世纪,明朝郑和下西洋率领两万多人出海远航,船员死在海上无法运回陆地安葬,就直接葬入大海。二战期间,海战频繁,许多阵亡者被幸存的同伴用帆布包裹投入海中安葬。
近代以来,海葬不再仅限于海上死亡者,逐步成为新的安葬方式。例如美国的电影导演希区柯克、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死后均按遗嘱海葬。革命导师恩格斯成为骨灰海葬先行者的故事广为流传。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在过世之后以骨灰撒湖、撒海方式安息,开辟了我国海葬的先河。
上世纪90年代初,天津市率先为普通居民开设海葬服务业务,之后上海、青岛、北京、深圳、汕头、温州等地逐步推广,海葬作为生态葬之一种渐渐为社会接受。2016年,民政部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葬的指导意见》,明确将海葬列入节地生态葬方式之一,通过不占地的骨灰处理方式,实现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移风易俗,汕头探索先行,敢于斗争,成于坚持。汕头市辖6区1县,辖区面积20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7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0.13亩,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土地和森林资源紧缺的地区。“面对人多地少的艰难局面,我们不得不做出社会实践选择。1998年起,我们就联合市文明办在汕头附近海域举办骨灰集体海葬活动,经过22年先后已有12万先人回归大海,节约的土地超过一亿亩。人的生死同等重要,改革就必须要有钉钉子留痕的决心和魄力。”汕头市殡葬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云良说道。
澄海区林女士告诉记者,她的母亲在2019年进行了海葬。“树葬、花坛葬、草坪葬都是让逝者的骨灰与花为伴、与树相依、与泥土浑然一体,母亲生前就很向往。后来考虑到我母亲夙愿就是听到大海的声音,最后选择了海葬。”
“推行海葬的同时,我们把民俗公祭作为一个改变观念的突破口。以前大家都是各自带了鸡、鸭、鱼去骨灰楼去拜祭,现在我们告诉他,你要参加政府的公祭,只需报名即可。有公祭流程,有领导诵文,有民俗特色,庄严肃穆,简约文明。一句话,高大上。”汕头市民政局副局长洪瑞沣自豪地说。如今汕头“丧事不少于七天”的规矩已被打破,不断向简约、节俭转变。
“这些年,我们一直不断和一些陈规陋习作斗争。殡葬改革实际上就是一场人民的社会斗争,因为殡葬里面有很多的潜规则、利益链,你要去挑战、要去打破这种格局,那就只有斗争。”张云良感慨道,但话语中充满坚定。
搭法治体系,用“规矩”破除陋习
制定出台管理条例,“海葬”实现有法可依。近年来,汕头市各地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及有关政策规定,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规定和实施细则,为规范推进殡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依据。1997年,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汕头经济特区殡葬管理条例》。2003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又将《汕头经济特区殡葬管理条例》修改并升格为《汕头市殡葬管理条例》。2012年9月,又制定出台《汕头市政府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强化殡葬基本公共服务的意见〉的实施意见》。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推行海葬过程中我们也多方进行立法保障,无论是殡葬条例,还是骨灰管理办法、海葬管理制度,我们都把骨灰海葬作为一个制度的约束和调整方向,法治支撑的同时鼓励海葬。”洪瑞沣说。
持续完善配套政策,推行海葬有规可循。在开展殡葬改革过程中,汕头市针对不同阶段出现的具体问题,先后出台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部门殡葬管理职责》《关于加强骨灰管理的通告》《关于进一步强化部门殡葬管理职责》《市民政局等部门关于加强殡葬管理若干规定》《市民政局、公安等部门关于加强当前殡葬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
2012年9月,汕头市将妈屿外海域(海湾大桥以外)设定为骨灰海葬区,每年清明节后的4月8日和冬节前后12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固定开展两次骨灰海葬活动,并颁发纪念证书,海葬活动由政府统一买单。
不断深化实践探索,推动海葬普惠群众。从2018年起,市政府将骨灰海葬正式列为制度性工作安排,相关开支由市财政予以预算和保障,参加的市民群众全部免费。在服务收费上,汕头市实行骨灰集体免费撒海,费用由市财政统一承担。在后勤保障上,由市民政局租用轮渡公司轮船和两家公交公司车辆,提供出海海葬、往返交通服务。
澄海区是汕头推行海葬最活跃的区,不仅海葬率达到67%,而且群众的海葬费用一律由区政府买单。海葬惠民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实现骨灰海葬活动从倡导推动向自觉参与转变。
赋时代内涵,以“人文”培树新风
抓重点,在关键环节上下功夫。汕头民政部门积极汇报海葬工作,争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1998年举办第一次海葬开始,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亲自指导立法修例,之后市委、市政府领导连续多年亲自参加骨灰海葬仪式,领导带头示范,引领社会参与。在每年4月清明期间,不仅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还通过发放倡议书、拉挂横幅、组织车队巡游等宣传方式,大张旗鼓宣传动员。在海葬活动报名阶段,善于挖掘先进典型,以家属的言传身教来引导和带动更多群众参与海葬活动。
近年来,报名参加骨灰撒海活动群众人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从1998年第一次的39份到2020年第40次的1035份,增加了26倍;从2012年起,保持在每年1100份以上。参与的群众中不仅有普通群众,也有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医生和教师;既有汕头本市的居民,也有邻近城市的群众,更有省外和港澳台等外地潮籍乡亲。
聚焦点,在创新方式上下功夫。坚持改革创新,改变海葬骨灰直撒投放方式,这也是汕头品牌特色之一。前几年,汕头海葬采取传统方式,将骨灰直接撒向大海,“白花花散开”不太美观;从2018年起,使用环保易降解的存放盒投放入海方式,即将骨灰放入一个设计好的包装盒,投放入海,大概20到30秒就会下沉,沉入到海里4个月左右自动降解。以这种现代生态环保文明简易的礼仪,代替了传统祭奠中烧纸、焚香、上供、叩头等繁琐礼节,从而体现尊重逝者,寄托哀思,传承孝道。
破难点,在争取支持上下功夫。“在解决困难的时候我们也是不断努力,比如刚开始没有财政资金保障,没有列入预算,我们就在福彩公益金每年研究的时候安排10万、20万资金。在没有福彩公益金的时候,我们就由市殡仪馆接受和承担安排这项任务,直接动用了公用经费来支撑。直到2018年,市委、市政府把海葬列为市政府对整个殡葬改革的制度性工作安排,市财政给予了预算安排保障。这对汕头的海葬算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意味着海葬不再是散兵游勇、民间行为。”
“让先人回归自然,愿亲情溶存大海”,归于自然,是对生命的最高礼赞。我们相信,汕头海葬的品牌文化引领新风,文明殡葬的美好明天已然可期。
返回目录
上一篇
深化殡葬改革,倡导移风易俗,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思想革命”,是一项有利黎民社稷的好事;推行骨灰海葬,引导节地安葬,是谋生态红利、减百姓负担的“社会斗争”,是一件惠及子孙后代的实事。
近年来,汕头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民俗公祭改革,连续40次举办“让先人回归自然,愿亲情溶存大海”骨灰集体海葬活动,努力探索出一条独具汕头特色的生态殡葬之路。风暖梨白,清明将至,解码“汕头品牌”,但愿今年的清明时节继续流淌着“与自然相伴”的生态葬和乡风文明的“清流”。
通过3次完善修订地方性法规,连续22年、举办40次“让先人回归自然,愿亲情溶存大海”的骨灰集体海葬活动,从1998年39份增长到2020年1350份海葬骨灰数,撒海12万多份先人骨灰,年骨灰撒海数占全市火化总数的21%,澄海地区海葬率达67%,累计节约土地600多亩,节约丧葬费用1亿多元……这一串数字的背后,是汕头民政人坚定不移走生态殡葬之路的改革成果,也是新时代粤东人持之以恒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
推动观念革命,让传说走进生活
追根溯源,海葬始于传说,源于历史,传承于现实。在古斯堪的纳维亚神话中记载,光明之神巴尔德尔和妻子南娜死后,被一起投入大海沉入海中。在北欧传说中,北欧海盗在海上死亡后,以小船载尸,挂上风帆,任其在海中漂游直至沉于海中。在中国历史上,公元15世纪,明朝郑和下西洋率领两万多人出海远航,船员死在海上无法运回陆地安葬,就直接葬入大海。二战期间,海战频繁,许多阵亡者被幸存的同伴用帆布包裹投入海中安葬。
近代以来,海葬不再仅限于海上死亡者,逐步成为新的安葬方式。例如美国的电影导演希区柯克、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死后均按遗嘱海葬。革命导师恩格斯成为骨灰海葬先行者的故事广为流传。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在过世之后以骨灰撒湖、撒海方式安息,开辟了我国海葬的先河。
上世纪90年代初,天津市率先为普通居民开设海葬服务业务,之后上海、青岛、北京、深圳、汕头、温州等地逐步推广,海葬作为生态葬之一种渐渐为社会接受。2016年,民政部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葬的指导意见》,明确将海葬列入节地生态葬方式之一,通过不占地的骨灰处理方式,实现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移风易俗,汕头探索先行,敢于斗争,成于坚持。汕头市辖6区1县,辖区面积20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7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0.13亩,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土地和森林资源紧缺的地区。“面对人多地少的艰难局面,我们不得不做出社会实践选择。1998年起,我们就联合市文明办在汕头附近海域举办骨灰集体海葬活动,经过22年先后已有12万先人回归大海,节约的土地超过一亿亩。人的生死同等重要,改革就必须要有钉钉子留痕的决心和魄力。”汕头市殡葬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云良说道。
澄海区林女士告诉记者,她的母亲在2019年进行了海葬。“树葬、花坛葬、草坪葬都是让逝者的骨灰与花为伴、与树相依、与泥土浑然一体,母亲生前就很向往。后来考虑到我母亲夙愿就是听到大海的声音,最后选择了海葬。”
“推行海葬的同时,我们把民俗公祭作为一个改变观念的突破口。以前大家都是各自带了鸡、鸭、鱼去骨灰楼去拜祭,现在我们告诉他,你要参加政府的公祭,只需报名即可。有公祭流程,有领导诵文,有民俗特色,庄严肃穆,简约文明。一句话,高大上。”汕头市民政局副局长洪瑞沣自豪地说。如今汕头“丧事不少于七天”的规矩已被打破,不断向简约、节俭转变。
“这些年,我们一直不断和一些陈规陋习作斗争。殡葬改革实际上就是一场人民的社会斗争,因为殡葬里面有很多的潜规则、利益链,你要去挑战、要去打破这种格局,那就只有斗争。”张云良感慨道,但话语中充满坚定。
搭法治体系,用“规矩”破除陋习
制定出台管理条例,“海葬”实现有法可依。近年来,汕头市各地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及有关政策规定,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规定和实施细则,为规范推进殡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依据。1997年,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汕头经济特区殡葬管理条例》。2003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又将《汕头经济特区殡葬管理条例》修改并升格为《汕头市殡葬管理条例》。2012年9月,又制定出台《汕头市政府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强化殡葬基本公共服务的意见〉的实施意见》。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推行海葬过程中我们也多方进行立法保障,无论是殡葬条例,还是骨灰管理办法、海葬管理制度,我们都把骨灰海葬作为一个制度的约束和调整方向,法治支撑的同时鼓励海葬。”洪瑞沣说。
持续完善配套政策,推行海葬有规可循。在开展殡葬改革过程中,汕头市针对不同阶段出现的具体问题,先后出台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部门殡葬管理职责》《关于加强骨灰管理的通告》《关于进一步强化部门殡葬管理职责》《市民政局等部门关于加强殡葬管理若干规定》《市民政局、公安等部门关于加强当前殡葬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
2012年9月,汕头市将妈屿外海域(海湾大桥以外)设定为骨灰海葬区,每年清明节后的4月8日和冬节前后12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固定开展两次骨灰海葬活动,并颁发纪念证书,海葬活动由政府统一买单。
不断深化实践探索,推动海葬普惠群众。从2018年起,市政府将骨灰海葬正式列为制度性工作安排,相关开支由市财政予以预算和保障,参加的市民群众全部免费。在服务收费上,汕头市实行骨灰集体免费撒海,费用由市财政统一承担。在后勤保障上,由市民政局租用轮渡公司轮船和两家公交公司车辆,提供出海海葬、往返交通服务。
澄海区是汕头推行海葬最活跃的区,不仅海葬率达到67%,而且群众的海葬费用一律由区政府买单。海葬惠民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实现骨灰海葬活动从倡导推动向自觉参与转变。
赋时代内涵,以“人文”培树新风
抓重点,在关键环节上下功夫。汕头民政部门积极汇报海葬工作,争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1998年举办第一次海葬开始,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亲自指导立法修例,之后市委、市政府领导连续多年亲自参加骨灰海葬仪式,领导带头示范,引领社会参与。在每年4月清明期间,不仅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还通过发放倡议书、拉挂横幅、组织车队巡游等宣传方式,大张旗鼓宣传动员。在海葬活动报名阶段,善于挖掘先进典型,以家属的言传身教来引导和带动更多群众参与海葬活动。
近年来,报名参加骨灰撒海活动群众人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从1998年第一次的39份到2020年第40次的1035份,增加了26倍;从2012年起,保持在每年1100份以上。参与的群众中不仅有普通群众,也有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医生和教师;既有汕头本市的居民,也有邻近城市的群众,更有省外和港澳台等外地潮籍乡亲。
聚焦点,在创新方式上下功夫。坚持改革创新,改变海葬骨灰直撒投放方式,这也是汕头品牌特色之一。前几年,汕头海葬采取传统方式,将骨灰直接撒向大海,“白花花散开”不太美观;从2018年起,使用环保易降解的存放盒投放入海方式,即将骨灰放入一个设计好的包装盒,投放入海,大概20到30秒就会下沉,沉入到海里4个月左右自动降解。以这种现代生态环保文明简易的礼仪,代替了传统祭奠中烧纸、焚香、上供、叩头等繁琐礼节,从而体现尊重逝者,寄托哀思,传承孝道。
破难点,在争取支持上下功夫。“在解决困难的时候我们也是不断努力,比如刚开始没有财政资金保障,没有列入预算,我们就在福彩公益金每年研究的时候安排10万、20万资金。在没有福彩公益金的时候,我们就由市殡仪馆接受和承担安排这项任务,直接动用了公用经费来支撑。直到2018年,市委、市政府把海葬列为市政府对整个殡葬改革的制度性工作安排,市财政给予了预算安排保障。这对汕头的海葬算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意味着海葬不再是散兵游勇、民间行为。”
“让先人回归自然,愿亲情溶存大海”,归于自然,是对生命的最高礼赞。我们相信,汕头海葬的品牌文化引领新风,文明殡葬的美好明天已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