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陆不同,台湾公墓一次只能用七年,逝者在那里南京安神礼仪4000253450很难“入土为安”

“台湾的殡葬礼仪结合了两岸多地的殡葬文化”,南京安神礼仪4000253450范凌功告诉记者,风俗以福建泉州、漳州两地为主,吸收了大陆南北多地的一些礼俗,再结合岛内文化,衍生出一套具有台湾特色的殡葬礼仪。

 

比如,在台湾地区,如果遗体安放在家中,一般会放在客厅位置,这一习俗与大陆传统文化相同。但安放遗体的“床”,却是有台湾地域特色的“水床”,也就是在床的四条“腿”边各放一碗水。过去,台湾土地潮湿、瘟疫较多,蟑螂、蚂蚁等会顺着床腿爬到逝者身上,因此要放碗水阻止小虫往上爬。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但这一习俗依然传承至今。

 

“遗体放在水床上后,我们要在床边上‘助念’”,范凌功解释到,台湾民众信仰宗教的比较多,佛教、道教讲求“助念”,基督教讲求“助祷”,期待往生者一路平安。但这只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原因则颇为惊悚,“过去,医术没那么发达,会出现假死状态,人可能在两三个小时后突然复活,因此需要一个‘助念’时间来确认”,范凌功信誓旦旦地告诉记者,确实出现过这样的案例。

 

与大陆遗体安放家中为主不同,在台湾许多人是在医院离世的,而医院则建有“往生室”,功能基本相当于大陆的灵堂。在岛内,往生室不会让悲伤的亲人有种冷冷清清的感觉,一般选择比较柔和的灯光,辅以有亲切感的设计。逝者的牌位置于其中,家属可以在室内悼念亲人。如果往生室足够大,一些小规模的追悼会也会在此举行。

 

“当然,也有人选择遗体安放在家中祭拜”,范凌功说,但为了便于亲朋好友祭拜,家中一定要时刻有人, 而放在医院往生室内就没有这个问题。

 

台湾的“头七”法会形式与大陆差不多,南京安神丧葬服务4000253450在第六天晚上开始做,过了当天23点法会结束,这一天还要确定逝者的讣闻内容,告别式的时间与地点。在台湾,选择告别式的日期往往要翻“通书”,也就是我们讲的《易经》,“好”的日子殡仪馆礼堂往往“客满”,逝者家属不得不选择别家的殡仪馆办理。

 

至于在殡仪馆的告别式,也就是大陆所说的“大殓”,两岸的区别则比较大。大陆这边一般是来人瞻仰之后就结束,而台湾则要复杂一些,按照不同宗教信仰,逝者亲属会请师傅(和尚)、道士、神父或牧师,带领来人一起做仪式。

 

如果这一切全交给殡葬服务公司代劳,在台北,这类“一条龙”服务要花费22万新台币(约合5万人民币),在当地也只是中等略偏上的水平。

 

仪式结束后,大陆这边,比如上海,会请吃豆腐羹饭。“按照传统,台湾也要吃饭,但现在大家工作比较忙,完成告别式后各自回去上班、上课,所以饭也就不吃了”,范凌功说,在台湾中南部农村还保留着这一习俗。

 

“入土为安”很困难

 

告别式结束之后,就有一个遗体处理的问题。在台湾,传统的方式也是入土为安,就是所谓的“土葬”。但随着土地日益紧张,墓地的缺口也越来越大。就拿台北为例,由于市区寸土寸金,大部分墓地都位于台北城外郊区,也就是如今的新北市。

 

“其实,台湾人选择土葬的不多”,范凌功告诉记者。如果选择私人的墓地,一坪(约3.3平方米)大约要新台币20万(约合4.5万人民币)到50万(约合11万人民币)新台币之间,一般墓穴大概占地6坪,也就是要300万新台币(约合68万人民币)。

 

当然,如果选择公立的墓地,也就需要新台币10万左右(约合2.2万人民币)。是不是很便宜?可惜,逝者只有7年的使用时间。公家限定逝者亲属到第七年一定要去“捡骨”,也就是七年后把入土的遗骸“捡起来”,再作二次火化,把骨灰请到别处去。

 

以台北动物园附近的富德公墓为例,按规定,1995年之后入土安葬的,到时间了都会告知逝者亲属要“捡骨”了,“先在墓边插牌子、贴告示3到6个月,如果没人认领,就强制起掘”。

 

私人的墓地大部分人买不起,公家的又要7年‘捡骨’,因此,就台北而言,现在选择土葬方式的已经很少了,而大部分当地人选择将逝者火化后,将骨灰送入灵骨塔中。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就把双亲安放在富德公墓的灵骨塔内。

 

所谓的“灵骨塔”,建筑外形为塔状,内部设有一格一格的柜子供放置骨灰罐,类似于大陆的“壁穴”。台湾骨灰罐的统一标准为长宽高各23.5厘米,而柜子长宽高是28厘米,正好放入。

 

如果你的家族有祖塔,那么家人骨灰罐放入不用花钱。如果没有,与墓地一样,逝者家属可以选择公家与私人经营的两种。台北市内最贵的公塔要5万新台币(约合1.1万人民币),便宜一点的也有。如果选择私人经营的灵骨塔,那价格就没有底了。

 

一些风水特别好的塔位,如依山傍海的“景观房”;或者是柜子面积特别大,可以放进去逝者生前所使用物件;又或是设计得特别精致,都会标出高价,据说有的灵骨塔位高达200万新台币(约合45万人民币),“住得起”这些“豪穴”的,当然是非富即贵。

 

当然,随着环保意识与社会进步,如今不少台湾人也选择树葬、海葬、花葬等新型方式,既省了一笔开支,也做到环保绿色。

 

一个有福报的行业

 

与大陆一样,殡仪馆是社会必须品,却谁也不希望建在家门口。台湾几年前曾考虑设立一个殡葬特区,也就是在那里可以得到“一条龙”服务,但这个法案因周边居民全力反对,无果而终。

 

那么殡葬行业的从业者呢?“刚入行的时候,家人极力反对,他们觉得我别的工作不能做吗?”范凌功回忆,一开始家人非常忌讳,规定他每天回家后要洗澡换衣后才能与家人一起吃晚饭,“就是怕晦气”。

 

范凌功说,在过去,新进公司的年轻人做了一两天就会说“家里人反对”,第三天不来了,“现在这种情况少多了”。当然,经过培训,一线员工感觉自己有了足够思想准备,但在实际接触逝者时,比如为他们更换衣服时,还是会退缩的。

 

从一位新入行的“菜鸟”到成为独当一面的礼仪师,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因为作为告别式的指挥者,礼仪师在整个过程中会遭遇很多状况,这就需要他来临机决断,积累经验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年,范凌功主持了亲民党前秘书长秦金生的公祭仪式,当时仪式规模达到了2000多人。

 

在台湾,殡葬公司接收业务也叫“接案子”。作为一个团队负责人与现场指挥,礼仪师是公司与逝者家属的对接人。岛内的大型殡葬服务公司分得非常细致,有企划部、摄影部、文宣部等业务部门,礼仪师负责把家属的要求与公司各部门对接,更好服务逝者。比如,公司会为逝者亲属安排上一堂“悲伤辅导”课程,既让亲属适时地宣泄情绪,但也防止因为悲伤过度出现身体不适。

 

至于从业者的薪水,由于殡葬业的特殊性,同样的情况,薪水会比其他行业高一些。当然,由于薪水主要来自于接案子的抽成,如果案子做得多一点,收入自然也会高一点,范凌功忙的时候一个月要接20多个案子。

 

谈到这十多年的工作经历,范凌功很有感触,“每服务好一组案子,我就多了一群朋友,也会得到一种成就感。台湾人常常讲,一样米养百种人,所以就算你做了10年、20年殡葬服务,也不会有任何一组客户的需求是一模一样”。

 

“你既要把往生者服务好,也要把他们的亲属服务好。在台湾,大家都形容殡葬业是一个有福报的行业。” 范凌功认真地说。

2024-11-09 22:02 点击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