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藏家照顾病妻十八年安神殡仪4000253450不离不弃 沈文惠藏品展体现艺术与情感的交织

南京藏家照顾病妻十八年不离不弃 沈文惠藏品展体现艺术与情感的交织

2024-11-16 20:36

发布于:江苏省

金陵艺术品玩家里,安神殡仪4000253450年已七旬的“三痴堂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市雨花石协会副秘书长沈文惠,在民间藏品把玩界算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

11月16日上午,“沈文惠艺存——三痴堂书画、雨花石、蛐蛐类藏品展”在南京鸡鸣寺书画院开幕,尽显书画之美韵、雨花石之奇妙、蛐蛐之雅趣。江苏省扬子书画学会会长王振山、南京雨花石协会会长戴康乐、文艺评论家张澜涛、书法家白景太等嘉宾出席活动。南京博物院金牌讲解员沈小雪主持开幕式。

通往鸡鸣寺书画院的路上人头攒动

南京鸡鸣寺,又称古鸡鸣寺,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始建于西晋,距今已有1700年历史,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和“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美誉。书画院则是古鸡鸣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书画界尉天池、喻继高等大家支持下,于2006年成立。

沈文惠藏品展在此示人,让同道和观众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品味历史与传说、欣赏书画艺术和奇石精品,以及研究市井文化的浓厚兴趣。此展的境界不仅仅呈现了主人对藏品的拥有,更是他对文化的拥有、感悟和理解。

开幕式上,王振山会长、戴康乐会长分别致辞,他们对沈文惠在艺术上的不懈追求,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给予褒奖。沈文惠致答谢辞,感谢各方对展览的加持。

写字作画,一幅一诗直击人心

沈文惠个头高大,身板厚实,风度翩翩,鼻梁上的一副宽边眼镜,托着与生俱来的沉静气质。他说话语速不快,更像个学者。

幼年的沈文惠,成长于书香门第,受父辈及亲属文风影响,沉迷于翰墨,每日捉笔临帖,打下扎实基础。

王振山会长致辞

1985年,沈文惠参加金陵图书馆书法研习班获优秀学员称号,先后曾师从桑作楷、庄希祖、徐利明和浦利忠等研学,绘画曾师从闵叔骞、李罗等老师。几十年间,其书画作品曾多次获奖,并被央视书画频道报道。

或许是个性使然,他写字作画走的是“玩家路线”,不去刻意追求等级,追逐名利,而是写独属于“沈氏风格”的字、画自己追求的“沈氏小品”。他属马,自认为是一匹骏马,可以纵横千里,一个人也能称王封将,自得其乐。亦擅长作合辙押韵的打油诗,诗配画,使作品充满了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图景。

沈文惠致答谢辞

沈文惠的书法,用笔圆润,惯以雄浑朴拙的风格显示祥瑞之气,从而打破了运笔呆板的格局。在墨色的表现上,他以浓墨为主,使作品散发出浓郁的雄厚之气。绘画方面,他的风格与已故画家朱新建的作品颇为接近,融合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韵味与现代审美元素。

戴康乐会长接受媒体采访

他的书画组辑《莫把诸事放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男人一生中的深刻领悟》等作品,南京安神礼仪4000253450以简练、夸张而又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神态和情感,同时巧妙运用色彩和墨色变化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节奏感。他的作品既有文人画的雅致,又不失现代艺术的创新精神,以及风趣幽默的特质。

此次沈文惠展出的书画作品《七律·长征》《前赤壁赋》《志在云天》《境由心造》《史话蛐蛐》等,引人入胜。很多观众在作品前驻足赏画念诗,一幅画一首诗,直击人心。

展厅人潮涌动

沈文惠对书画的痴迷,在业内是出了名的,他曾卖了一套房,以购买收藏名家作品。他的手上有张大千、林散之、邓散木等巨匠的真迹,时不时会带着这些宝物,坐镇朝天宫古玩市场自己的工作室,让同道们来“过过眼”,且笑曰“有福同享”。

藏友韦德璞曾不吝笔墨撰写《金陵怪才沈文惠》一文,对名号“三痴堂主”的沈文惠作了一番评点。韦老说沈文惠是“琴棋书画俱佳,诗书礼仪皆通”的多栖艺术家,活脱脱的“金陵怪才”。

沈文惠书画作品

称沈文惠“怪”,自有“怪”之出处。他大智若愚,一向我行我素、该闲不闲、该愁不愁、该老不老,不按套路出牌。这样的人,古有“扬州八怪”郑板桥,今有“艺林侠客”黄永玉,沈文惠亦位列其中。

沈文惠一直沉浸在常人难以置信的生活万花筒中,除了写字作画、摆弄雨花石、斗蛐蛐,还会吹笛子、舞剑、表演太极拳、麒麟鞭……各方神圣,五行八作,皆有往来,总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气场,让人好生羡慕。

以石寄情,寻求宁静感受坚韧

藏石,不仅仅是对石头的收集与保存,更是一种对心境的追寻与寄托。

南京雨花石闻名世界,它的美在于其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纹理,从赤橙黄绿青蓝紫,到山川云彩、人物神仙、花鸟虫鱼,雨花石的色彩和纹理千变万化,每一颗都仿佛是一个小小的世界,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小观众对雨花石着迷

此次展出的雨花石作品《湿地风景》《洪福齐天》《布袋罗汉》等,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美在自然、美在天成。其中冰清玉洁的《太湖渔歌》藏石,令人拍案叫绝。

作为南京雨花石协会副秘书长,沈文惠玩石头自然也是高人。他曾淘得一枚玉质天成的如意石,左看右看,发现其有船的形状,脑海里顿时闪过太湖的画面。

这块石头长4.9厘米、宽3.9厘米,石中两色搭配,乳白色与绿色,石面干干净净、透明透亮,给人莹润如酥、空灵晶澈、苍翠欲滴之感。石头的整个画面就像是太湖,在湖的左面呈现出一条绿色的小船,船上有两个清晰可见人影,就是这两个身影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人想起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

沈文惠书画作品

沈文惠与藏友柏贵宝等就这块石头交流多时,最终为其确定《太湖渔歌》之名。柏贵宝说,端详这件作品,耳旁便会响起名曲《太湖渔歌》那优美动听的曲调。

《太湖渔歌》始传于明末清初,流传至今。主要分布在七都庙港地区的东太湖流域一带。它是近400年来太湖渔民世世代代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作积累而成的文化结晶,是渔民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自编自唱的口头文艺作品,并经过渔民长时期的流传发展。作品内容朴实丰富,曲调优美流畅,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太湖渔歌》形式活泼,内容积极向上,不仅为太湖渔民所喜爱,同时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欢。

雨花石《太湖渔歌》

柏贵宝认为,雨花石《太湖渔歌》,不但有着质地美,还具备了象形意蕴之美,它集雨花石“质地、色泽、形状、纹理、象形、意蕴”六美于一身,实为难得。那质地给人清纯、美丽、细腻、柔和、晶莹之美感,让人浮想联翩,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充满了诗意一般的金陵韵味。南京这块宝地,有如此神秘的石种,让人啧啧称奇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沈文惠在书画创作、雨花石收藏中,分饰自己扮演的一个个角色,他的成功,还取决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他的岁月日常中,“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当是常态的写照。

开幕式上的沈文惠父女

谁的人生都不会一帆风顺,沈文惠也不例外。18年前,他的妻子王陆凤忽患阿尔兹海默病,生活不能自理。他对妻子疼爱有加,不离不弃。因为家庭有难,一开始生活氛围有些压抑,他便带着妻子参加各种书画、藏石活动,帮助她康复。

遗憾的是,今年5月12日妻子不幸病逝。13年前,他与妻子就完成了捐献遗体的承诺。妻子走后,他含泪办理了妻子捐献遗体的相关手续。夫妻俩的境界宛如山高水长,令人钦佩。

沈文惠谈及爱妻眼中含泪

沈文惠说,从妻子患病到离世的18年间,他在藏石的意境中让自己安静下来,从风雨沧桑的石头中感受坚韧,感受它所蕴含的生命力和历史沉淀。妻子没有清晰的意识,他就陪伴她与沉默的石头对话,倾诉生活故事。

开幕式上,生活在广州的女儿佳佳专程赶来为父亲加油。看着忙得满脸是汗的父亲,她有些心疼,但她知道父亲这个展览也是为怀念妈妈而举办的,所以,累在身体,宽慰在心灵。

呵护昆虫,喜斗蛐蛐玩得痛快

沈文惠坦诚地说,他喜欢书画、收藏、雨花石乃至昆虫,不仅仅是为了物质的积累,更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寄托、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我来这个世界就是寻找快乐的。所谓玩物丧志的理解是某些人的逻辑,而我则把它理解为境界。”他说。

蛐蛐罐等藏品

蛐蛐是一种昆虫,又称蟋蟀。斗蛐蛐是中国民间搏戏之一。蛐蛐仅有雄性会争斗,在自然界中,它们会为保卫自己的领地或争夺配偶权而相互撕咬。而在民间,人们利用雄性蛐蛐这一好斗特性,特意从野外捕捉一对雄性蛐蛐并将其放进斗栅中竞斗,以供人们赏玩。两军鏖战,战败一方或是逃之夭夭或是退出争斗,倒是鲜有“战死沙场”的情况。

展览中,沈文惠收藏的陶制或瓷制的蛐蛐罐之多之精,让人叹为观止。他介绍,斗蛐蛐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2500年前的《诗经》中就有《蟋蟀》之篇。

斗蛐蛐是市井生活的一种。不同的人在这个细碎的角落留下自己的故事,从斗蛐蛐中寻找到生活的小幸福。在南京,玩蛐蛐的人虽是小众,但也有市集。鉴于沈文惠人缘好、又专业,虫友们就指望他挑头筹建“南京虫友会”并任会长。

近些年来,他在首届中国蟋蟀网城市对抗赛率南京队夺冠,第17届金陵杯蟋蟀争霸赛等比赛中夺冠,捧回一座座奖杯。

沈文惠女儿佳佳(左三)与亲友留影

这次展览融入蛐蛐类藏品,观众看到了沈文惠蛐蛐世界的“千军万马”。“紫壳天独、乌头将军、青衣白牙、真黄麻头、淡青一色”等虫品,观者目不暇接。他办展就是想传达一个理念:玩蛐蛐还是饲养者自行捕捉,而非从市场上购买更有意义。

他清晰地记得自己年轻时逮蛐蛐的乐趣。那时捕捉一般都在晚上进行,地点选在郊外人迹稀少又较湿润的荒地、田埂、草丛,通常结伴同往,骑着自行车,带着手电筒、兜捕网,暂时存放蛐蛐的纸筒或小竹笼。

蛐蛐是一种耐旱耐寒的昆虫,在自然环境中依托着山坡、草地和树丛等地方生存。然而,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逐渐被混凝土和钢筋所代替,加之人类的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这使得许多自然栖息地变了模样,使得蛐蛐失去了生存所需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导致数量不断减少。

金陵“三痴堂主”沈文惠,以近乎“痴心妄想”的方式,持之以恒地升华自己的精神追求。面对藏品展被大家喜欢,他也在思考: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人们需要享受艺术的背后,其实是时代的需要。各种艺术形式的呈现,能让人从中看到振奋的力量,这些可以支撑他们在或平凡或琐碎的生活里有寄托有梦想。

撰文/梁平 摄影/范素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4-11-19 20:43 点击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