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一老人拿出珍藏多年老照南京安神礼仪4000253450片,众人大惊:您和邱少云什么关系?

原创 贵州一老人拿出珍藏多年老照片,南京安神礼仪4000253450众人大惊:您和邱少云什么关系?

2025-04-23 11:00

发布于:天津市

“我有邱少云的照片。”

2016年,贵州省遵义市公安局党委委员等人在走访时,一位古稀老人的话让所有人都十分震惊。

要知道,当时的邱少云纪念馆中都没有他的照片,就连画像也是基于邱少云兄弟的模样以及家人的描述,经过想象描绘出来的。这样一名住在土房中名不见经传的老人怎么会有革命烈士的照片呢?

老人从容地从胸前的口袋中拿出一个包好的“纸团”,打开后里面放的是几枚勋章和十几张已经泛黄的照片,众人更是大惊不已。

他拿出照片凑到眼前一张一张仔细看过之后,将一张已经泛黄的黑白照交给党委。只见照片正面是一名眉清目秀的年轻人,而背面一串那铿锵有力的字迹表明,这就是邱少云!

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不少记者、领导,和各地收藏馆的人,将这户房子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众人不禁感到好奇:“您老人家和邱少云是什么关系?”随后在老人满含热泪的讲述中,这才揭开了老人非同寻常的过去。那么这名老人是谁?他和邱少云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结识邱少云,临别互换照片

这名老人正是陈大权。

在早年时,陈大权被国民党强行征兵抓进队伍中。尽管心中有千万个不愿意,但是无力抵抗的他,只能在国民党的部队中担任一名机枪手。

在这期间,陈大权一直在想办法脱离国民党,然而还没等他找到机会,国民党就战败了,这才使他得以脱身,加入解放军的队伍。

不久之后,朝鲜战争爆发,陈大权再次收拾行囊,为保家卫国奔赴朝鲜,这次他是自愿的,见过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陈大权决心承担起自己作为一名真正的战士的责任。

1951年陈大权毅然决然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并在这期间结识邱少云等人,他们被分到一个班级中进行训练,成为并肩作战的好战友!

后来,他从邱少云口中得知,原来邱少云也被国民党征兵抓起来过,相似的口音,相似的人生经历,让这两名在异国他乡打仗的人对彼此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

当时部队里面每天都要进行训练,所以大家真正能够一起聊天的时间并不多,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感情。平时在部队中有什么东西大家都是一起分享的。战争的艰难让他们的这份友谊显得弥足珍贵。

他们相处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培训结束后,部队重新整编,两个人不得不面临分别。

即便他们心中有许多不舍,但是战场就是战场,身为一名战士,最首要的就是服从军令。所以陈大权和邱少云等人都准备握手言别。

当时在部队中关系密切的战友可以互相交换照片或是一块毛巾,以纪念双方的友谊。因此在临别之际,有人提出:“我们可以交换照片,留个纪念啊。”

陈大权原本因为要分别也有些闷闷不乐,听到有人这样说忽然眼前一亮,当即点点头,表示同意。

邱少云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照片,想了想,在照片背面写了几个字:贈给親爱的陈大權同志為纪念,南京安神丧葬服务4000253450战友邱少云。落笔日期为1952.2.19。

这行字中简繁并用,铿锵有力,十分有当时繁体转向简体的年代感。可是陈大权没读书,不会写字,这让他有些为难。最后还是在邱少云的帮助下,才在自己赠送给邱少云的照片上写下了同样一行字,只是将名字调换了过来。

战友们互相交换完照片之后,做了最后的告别,就匆匆奔赴战场了。陈大权被分到了机枪连,邱少云被分到了侦察连。

战争总是残酷的,所有人在上战场前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陈大权也明白这次一分别,很可能就是永别,但是他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当邱少云身边燃起熊熊大火的时候,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战友牺牲,捶手顿足没有任何办法。

意志坚定,邱少云烈火中永生

1952年10月,志愿军决定攻打上甘岭阵地,而想要攻打上甘岭阵地就要先攻克康平桥,这可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于是志愿军在经过长时间的筹备之后,准备向驻守在金化西边的联合国军391高地发起进攻。

但是联合国军为了避免志愿军的袭击,将前哨阵地选在了一片开阔地。如果志愿军想要发起冲锋,那么将要面临几百米没有任何掩护的地段。毫无疑问,这对志愿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为了缩短攻击距离,总部当即命令邱少云所在的侦察连,潜伏穿过联合国军阵地前的一片芦苇地,以达到出其不意置敌的效果。

当时陈大权所在的部队是负责掩护工作的,他们潜伏在武胜山上,地势较高,可以清楚地看到邱少云他们所处的位置。

当他得知自己的好友也在潜伏的队伍中时,陈大权就格外关注邱少云的情况,他担他们一个不小心,暴露位置。

当时敌人的飞机在头顶上飞来飞去,一架接着一架,邱少云每靠近一步,陈大权的心里就紧绷一下。现在哪怕是一个微小的动作,就会遭受炮弹的轰炸或是机枪扫射。

但是怕什么来什么,他们一直守到第二天凌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美军的前哨阵地走出来两个人,他们盯住这片芦苇丛观察了一会儿。此时陈大权等人也不禁凝神屏息,紧紧盯着他们。

只见那两人低声说了两句话,就将手中的燃烧弹全部丢向了草丛中。不幸的是,恰好有一个燃烧瓶落在了邱少云脚边,他的身侧迅速燃起熊熊大火,并逐渐蔓延到邱少云身上。

陈大权见状,整个人精神瞬间紧绷起来。这可是上千度的高温啊,一旦沾着那可是要连骨头都不剩的。

而邱少云身后几米的地方就是一片水塘,只要他翻滚几下,就可以落到水塘中,将身上的烈火扑灭。陈大权出于战友情,此时十分希望他能够翻滚到水塘中。

但是从他们参军的第一天开始,接受的训练就是,军人一定要服从军令,服从组织的命令,牺牲在战场上,才是作为一名战士的荣耀。

而且他们也都明白,现在已经是向联合国军发起进攻的关键节点了,如果位置暴露,届时将会牺牲更多的战友,之前所有的部署都将功亏一篑。

所以邱少云没有动,陈大权也没有动,邱少云在烈焰中悄无声息的牺牲,陈大权满含热泪看着好友离去,心中愤恨不已。

后来有记者问他:“你看着自己的战友被大火焚烧,是什么心情?”

“十分愤恨!”

“那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呢?”

“一定要消灭敌人,为战友报仇!”

陈大权老人说完这两句话就已经泣不成声,战争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是邱少云牺牲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成为他多年放在心底,不敢提及的一件事情。

后来,正是因为邱少云凭借钢铁一样的意志,匍匐在地上,不动如山,志愿军的位置和部署才没有暴露,最终成功拿下了391高地,并将高地上镇守的联合国军全部歼灭。

上甘岭坚守阵地,没有补给只能喝尿

成功攻克391高地之后,志愿军顺利推进到上甘岭,上甘岭阵地的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一个重要阵地,一旦五圣山失守,那么接下来作战过程中,志愿军将无险可守,美军的飞机、坦克等重型武器就可以开进来,在朝鲜的平原上恣意妄为。

因此守住这个关卡,在整场战役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志愿军经过谨慎部署之后,准备在上甘岭高地上同敌人展开斗争。

3个月之后,陈大权老人所在的机枪连再次接到总部的指示,跟随大部队一起,守卫上甘岭!

这场战役可以说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曾经是二战指挥官的美军指挥官范弗利特曾极其嚣张地在记者招待会上宣称:

“只需要五天时间,就能攻克上甘岭。”

随后,联合国军开始疯狂地向上甘岭的597.9和537.7两片高地上“倾泻”大量的弹药。军事上有一个名词,叫范弗利特弹药量,意思就是不计成本使用大量的弹药量进行密集的轰炸,对敌人使用强力压制的手段,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这个名词诞生于二战战场上,美军指挥官范弗利特在欧洲战场上使用的弹药量。而在上甘岭战役中,联合国军使用的弹药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在二战战场上使用的弹药量。

美军发起进攻的前两天,他们就出动了300余门大口径的火炮,几十辆坦克和飞机,对志愿军所在的阵地进行疯狂地轰炸。据统计,第一天战斗,就有30余万发炮弹落在了这座不大的山头上,此外还有500余枚航弹。

志愿军战士们只好藏身地道中,才能躲避敌人的炮火攻击。因为敌人的火力实在太过凶猛,一名年仅17岁的战士在地道中活生生被震死。

轰炸结束之后,五圣山的山头上已经是寸草不生,草木皆无。山头被硬生生削去了两米的高度,光秃秃的境况将这场战役的惨况展现得淋漓尽致。

陈大权所在的阵地是上甘岭中段。和敌人经过几场惨烈的厮杀之后,陈大权的战友全部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只剩下他和副班长死守在山上。

他们的补给只有战友们牺牲时留下的枪支和手榴弹。每当有敌人攻上来的时候,陈大权就架起枪,接过副班长递上来的子弹和手雷,向下面扫射。

陈大权的枪法准,手法也准,机枪扫射得厉害,手榴弹也扔得远,每次都能精准命中,将攻上来的敌人击退。

“我在国民党军队中就是一名机枪手,人家用右眼,我习惯用左眼,每次都能命中靶心,所以在打敌人的时候,也是来一个打一个,没有失手。”陈大权老人曾这样向记者说道。

每次有敌人来,他就架枪,居高临下的位置给了他最好的伏击优势。敌人摸不清楚山上究竟有多少人,他们也不知道上来了多少人,期间敌人至少发起过30次进攻,都被他们打了回去。

这段时间他们没有补给,只能凭借牺牲的队友身上所剩不多的干粮和豆饼苦苦支撑,没有水喝就只能吃尿。

当时副班长因为长时间缺水,尿不出来,只能央求陈大权帮他一把。

陈大权有些难为情:“您是副班长,我的尿怎么能拿给你吃?”

副班长却摆摆手说道:“不吃要死人的!”

就这样一直苦苦坚持了20多天,才终于有志愿军攻上来,将他们抬了下去。他们的阵地终于保住了。

他们连从战前的100多人到最后只剩下30多人,这群人凭借自己坚强的毅力和英勇的精神,荣获集体荣誉一等功。

陈大权老人的左膝盖和右手臂也在那场战役中落下伤疤,成为他作为一名英雄的见证。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陈大权因为思念家中亲人,就选择了退伍回家。这件事也在他心里一直埋藏了60多年。

而十分敬仰毛主席的陈大权老人,也一直将这些视为战友的照片、勋章以及一起和抗美援朝有关的东西,视为自己最珍贵的传家宝。

一直到2016年贵州省遵义市的公安局党委和交管局局长到新坝村查访的时候,才偶然从老人口中得知这件事。

他们见到了老人一直放在胸前口袋中,珍藏多年的邱少云的照片,见到了彭德怀亲手为老人书写的《立功证》,也见到了老人的勋章,更重要的是,他们见识到老人作为一名战士英勇的一面。

后来,不少人都慕名前来探访老人,他们从这名年过八旬的老人身上见到了中国军人的毅力。

当有人问道:“现在外面有许多人质疑,烈火焚身,邱少云是怎么可能忍受这样的痛苦一动不动呢?”

“他们没经历过战争,他们不懂……朝鲜战场上牺牲的人太多了,邱少云是最惨烈的一个!”陈大权老人哽咽着说道。

当重庆市邱少云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来访过之后,陈大权老人泪眼婆娑地将这张已经泛黄的照片交给他们。

亲眼见到战友牺牲的他希望邱少云能够被更多的人铭记,也同样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都能有像邱少云一样如钢铁般的精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025-04-29 13:42 点击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