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雅达2021安神殡仪4000253450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信雅达(600571)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536,952,234.65元,安神殡仪4000253450营业利润143,551,464.74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0,848,802.92元,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增长。现对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如下:

  (一).业务发展情况

  2021年,公司开启了数字化战略,对公司成立以来发展所积累的数十个优势产品进行融合升级,聚焦金融数字化,重点推出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营销、数字化风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产业金融、智能终端及信息安全等超级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聚焦新技术和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公司以“数字底座+技术底座+AI底座+应用平台+共创开发+订阅服务+联合运营”的多层次全栈产品和服务能力,助力银行等金融客户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助力中国金融行业快速实现数字智能化。

  数字化运营:信雅达在运营条线上的两大行业龙头产品——集中运营和远程银行,现已战略会师,全面地以数字化视角、全流程视角打通升级,形成端到端的超级数字化运营大平台,为国内金融业客户创造极致的用户体验和产品使用价值。

  数字化风控:早在2016年,信雅达就意识到了风险控制的价值,全面启动了风控相关的产品,到目前,信雅达全面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智能审计、流动性风险等都成为了行业首选品牌。新的阶段,公司将以全数据、全业务、全流程视角,用数据智能重新定义数字化风控,真正让风控能力成为银行的核心能力。

  数字化营销:过去的五年,公司在包括权益积分、智能建模、营销画像、活动执行、营销代运营等很多点上做了很多尝试;2021年,公司找到了一批优秀的金融人才和科技人才,启动了信雅达端到端高效智能数字化营销管理平台的建设。在营销能力上,公司不仅提供数字化的方案、工具和技术,还将和用户携手在数字化营销上联合运营。

  数字化管理:以大资产负债管理为核心,做好数字化金融时代管理升级。在此解决方案中,创新性地提出“全员参与资产负债”的理念,让资产负债管理工作从中台走向前台,帮助银行实现资产负债的精细化、全方位管理。

  数字化产业金融:构建跨平台的产业互联网金融平台,实现金融机构、核心企业、产业链上下游透明数字化金融赋能。目前已与平安银行、工商银行、建信融通和中国银行等进行合作和探索。

  智能终端及信息安全:产品在国内金融机构得到广泛应用,公司将持续拓展国内市场,并将此作为信雅达“出海”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对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产品输出。

  (二).组织建设情况

  2021年,公司进入了“二次创业”新阶段。在这一阶段的第一个五年中,公司将着重打造学习型组织和开放型组织。

  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上,公司将更加聚焦金融科技领域,以更高格局和更开阔视野,向世界顶尖的科技公司学习,向优秀的同业公司学习,向新兴的创新型公司学习,不断提高技术密集度和业务领先度,向卓越的金融科技公司目标不断迈进。

  在开放型组织建设上,公司将以“战略投资”为抓手,与更多面向未来的初创期企业合作共赢,通过技术支持、市场支持、资金支持等方式,与优秀的创新企业共成长。同时,通过开放合作,公司也将更深刻感受新技术和新经济的发展动向,获取更多场景的链接和资源,进一步强化公司的创新工作。

  此外,以员工股权激励为措施,不断加强员工凝聚力和高端人才集聚力,向内挖潜,不断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公司向更年轻、更活力的技术密集、业务密集、人才聚集公司目标进一步迈进。

  (三).信创工作情况

  近年来,在自主可控的战略目标下,公司进一步加码信创工作布局。

  2019年,公司加入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并逐步与国内诸多银行共同合作推进国产化系统的试点建设项目。

  2021年以来,公司流程总线、智能客服、加密机等拳头产品正逐步推进与国密局、华为等主流认证单位和公司进行深度场景适配和兼容互认,以加速当前公司全栈金融科技产品的国产、自主、可控支持。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环境。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在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的环境下,银行机构需要通过技术路线转型进而支撑业务创新转型,所以在IT建设改造方面的投入决心与力度出现明显提升,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表现出非常旺盛的需求。随着银行业经营状况和IT投资均迎来转机,银行IT整体规模及IT解决方案市场有望获得持续增长。同时,金融科技的顶层部署不断完善,如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为金融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南京安神礼仪4000253450对金融科技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2.行业营收情况。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1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恢复,收入和利润均保持较快增长,呈现平稳发展态势。2021年,软件产品实现了较快增长,累计收入24,433亿元,同比增长12.3%,占全行业比重为25.7%。信息技术服务实现收入60,312亿元,同比增长20.00%,增速高出全行业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63.5%。其中,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10,076亿元,同比增长33.00%;信息技术服务加快云化发展,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7,768亿元,同比增长21.2%。

  3.金融科技发展情况。近年来,银行业发力金融科技领域,借助技术推动整体向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加速发展。目前银行业正积极利用其技术优势布局落地区块链项目,分布式、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银行业的实践案例也日益丰富。同时,银行金融科技应用快速发展,深入各业务条线与产品,如手机银行、智能柜台、交易银行等。其中,金融科技在信贷业务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已较为成熟。此外,5G技术的发展将推进银行向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为银行业转型升级持续赋能。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金融科技业务服务,主要业务是为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机构,提供基于端到端的专业解决方案和产品。公司成立二十多年来,经过不断地积累和创新,现已构建起支撑和整合金融IT服务的核心能力,包括服务产品化能力、解决方案能力,产品研发交付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

  公司已形成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和覆盖全国的区域交付服务中心,为中国人民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六大国有商业银行、十二家全国股份制银行、二十余家外资银行以及数百家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民营银行,以及保险等金融客户提供了专业化、完整的解决方案和服务。目前,公司银行客户覆盖率达90%以上,保险客户覆盖率达50%,产品出口俄罗斯、印度、阿联酋、阿根廷、老挝、以色列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形成四大成熟的业务板块:金融软件板块,金融科技运营板块,金融设备板块以及金融科技服务板块

  自2019年起,公司将战略重点聚焦在金融场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公司成立金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究院并启动“AI+”计划,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重构金融业务和管理流程,帮助客户降低前沿技术应用门槛,全面赋能大金融客户。公司围绕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知识图谱和AI定制化建模四大能力开展深入研究,形成了智语图灵平台、机器学习平台等一系列研究成果,研发出了票据类OCR产品、非结构化数据搜索引擎产品等先进产品。同时,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依托信雅达战略投资平台整合行业先进技术,提高自身技术的穿透力、方案的高度,以及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能力。

  通过以上各项主营业务的开展,公司已经逐步在金融科技领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业务布局,构建了以金融IT、大数据为基石,通过整合资源、协同创新向客户提供软件开发、系统运维、数据分析服务等综合服务的战略业务格局,为公司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业务发展开创了广阔的空间,也将助推公司从金融IT服务商转型为全业态金融科技服务商。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自主创新及持续研发能力

  自成立以来,公司持续聚焦金融科技领域,顺应市场与时代的变化,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二十多年来,公司以影像技术系统、电子银行系统、集中作业系统等业务为主线,从研发基础技术到提供解决方案,公司对金融科技及管理领域的发展进行持续探索和深入研究,打造自身的核心技术。自2016年以来,为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的趋势,公司在金融场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领域持续发力,依托金融大数据研究院,打造以金融大数据基础平台、金融大数据平台工具集等产品为核心的金融大数据平台,增强从业务场景中自动化建模和抽取大数据问题的能力,提升具有金融特性的大数据技术竞争。此外,公司成立未来学院,以人才为驱动引擎,保障公司创新能力的稳步提升。公司依靠不断地创新,先后取得了“国家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一级资质”、“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认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荣誉和资质。

  (二)、品牌影响力和客户资源优势

  金融客户的特点是对金融IT产品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行业的壁垒相对较高,护城河比较宽,新进入竞争者较少。公司20多年的持续经营,形成了对客户业务的认知,积累了能提供全面、复杂的客户服务的能力,形成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基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客户更换金融IT产品比较谨慎,使得客户对于公司产品的用户黏度较高,客户对于公司品牌的认可为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公司的客户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六大国有商业银行、十二家全国股份制银行、二十余家外资银行以及数百家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民营银行,银行客户覆盖率达90%以上。

  (三)、实施与服务交付能力的不断提升经验优势

  凭借丰富的IT解决方案经验、稳定可靠的技术框架、优秀的技术业务人才,公司可为银行客户提供IT咨询、规划、建设、营运、产品创新以及市场营销等一揽子解决方案服务。公司拥有丰富的项目实施及管理经验,按照ISO9001、CMMI5等标准对项目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能够快速响应客户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技术开发任务,如公司在邮储银行(601658)的新一代“云柜面”系统、建信金科的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山东农信新版流动性风险管理系统、渤海银行全新的流程管理平台项目、辽宁农信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等,已完成完整上线,客户反映良好。同时,公司可为银行提供系统维护和售后服务,定期进行预防性检查维护、系统故障响应,协助用户方进行系统软硬件升级,并提供相应的业务培训与技术咨询。

  

  五、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金融科技监管趋势

  近年来,金融科技的风险防范工作不断推进,监管体系将逐步形成。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从国家层面对金融科技的发展做出全局规划,制定《金融科技产品认证目录》等明确金融科技技术标准、业务规范、风险管控等政策,出台针对移动支付、网络借贷、数字货币等监管强化文件,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将会是鼓励创新与规范发展并重。

  2.金融机构转型升级带动行业发展

  在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之下,传统金融机构纷纷寻求新的战略布局,获得更多增长空间。而金融科技通过新型技术手段与业务高效融合发展,最大化升级原有金融服务产品,并可助力金融业务垂直化发展,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粘性。金融科技的兴起与发展,契合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升级运营战略需求。传统金融机构重视金融科技的应用,并以金融科技为突破经营困境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充分利用疫情带来的线上化、移动化趋势,加速构建“零接触式”金融服务体系,从渠道、产品服务、营销方式等多方面实现金融机构与客户、客户与客户间的零接触,正在成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疫情终将过去,“零接触式”服务将变革传统金融服务方式,加快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步伐,进而持续释放大量的金融科技服务需求,推动金融科技行业快速发展。

  3.技术革新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根据中国工信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正经历以“技术+模式+生态”为核心的协同创新产业(300832)变革。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快速发展和融合创新,先进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加速突破和应用,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向信息化时代的现代化银行过渡。银行信息化包括以数据为基础,形成集约化管理模式,着力构建服务决策、面向业务的大数据平台,加快推进跨行业信息资源整合,强化数据的再应用,建立数据驱动的流程管理和决策机制。未来,金融改革的力度将不断增大,金融行业转型步伐加快,面对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的挑战,银行等金融机构将更加重视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而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和社交媒体为代表的第三平台将在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方面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立足“成为领先的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金融科技服务商”的发展战略,围绕全球化、专业化、产品化、规模化的战略目标,将战略重点聚焦在金融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一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向优秀的一流科技公司学习和合作,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以AI、大数据、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新技术重构金融业务和管理流程,着力提升产品能力和客户能力这两大核心能力,将技术与业务进行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将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综合创新型人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经营计划

  2022年,公司将以金融科技发展趋势为导向,坚持“稳中求进”的指导原则,深入推进“数字化战略”,努力做好新技术和业务的深度融合。2022年公司主要工作计划如下:

  (一)、聚焦发展五大软件数字化业务板块

  2022年,公司将继续深入五大数字化业务板块,包括数字化运营、数字化风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营销、数字化产业金融五大产品线及解决方案,在数字化的基础上推进金融智能化和超自动化,在产品策略上向下加强技术底座能力的建设,包括数字底座、技术底座、AI底座,向上在数据智能的基础上拓展数字化应用服务产品群,服务好金融数字化转型升级。

  (二)、加强发展两大硬件产品线

  2022年,公司将继续投入数据安全产品线的研发和市场,在大金融行业和产业金融行业广泛应用,护航金融安全。在智能终端产品线上,重点发展移动作业终端和智能POS产品,加大全球的销售力度。

  (三)、引进培育创新人才,做好员工激励工作

  2022年,公司将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大在高新技术人才引进方面的投入,并依托未来学院,培养一批综合性的创新人才,打造技术人才密集和业务人才密集型组织。同时,在原有激励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富有吸引力的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做好员工发展工作。

  (四)、深入调整组织结构,提升公司平台能力

  2021年,公司经过组织结构调整,初步建立了统一的营销平台、多个产品事业群、统一的职能与业务支持部门和高效决策的管理后台,有效提升了公司的平台能力。2022年,公司将进一步推进组织结构改革,着力提升决策能力、业务支撑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打造强有力的科技平台,为公司的发展和创新注入动力。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行业技术升级风险

  技术及产品开发是金融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金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如不能及时跟踪技术的升级换代,或不能及时将储备技术开发成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公司可能会在新一轮竞争中丧失既有优势。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保持灵活的市场需求反应体系,持续加大在基础技术和产品研发上的投入,提高新产品的快速响应能力和交付能力,通过升级技术平台、落实技术规范、强化技术考核及完善技术梯队等多项措施,将公司的技术与研发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市场竞争风险

  金融科技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新进入者参与市场竞争,包括互联网巨头公司以及各强势金融机构衍生的IT服务机构和海外的金融科技企业,特别是近几年有实力的金融机构纷纷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使得行业竞争加剧。如果在市场竞争中不能把握住机会,推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公司在市场中的地位会受到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加强产品研发,持续扩大对竞争对手的领先优势,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同时利用规模成本优势,主动应对竞争;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快速响应客户不断变化新需求,更加注重客户关系和客户体验,提升客户满意度。

  3.人力资源风险

  人才是金融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我国金融科技人才总量紧缺与结构失衡并存,领军型专家、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团队更是明显不足。根据《2020年金融科技招聘趋势调查报告》显示,92%的受访企业雇主表示,中国正面临专业金融科技人才短缺的问题。金融科技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既要求有专业技能,也要求熟悉客户的特定行业需求,同时应具备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伴随金融科技往各垂直领域延伸发展,行业将更加需要技术与金融业务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随着规模及业务量的不断扩大,公司或将面临人力资源成本上升、技术人员和核心业务骨干缺乏的风险。若公司的管理能力和人力资源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将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持续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把提高员工素质和引进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任务,并且在保证员工满意度的前提下,控制人力成本上升的风险。

2024-10-18 18:47 点击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