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钱省大钱,健康促进南京白事服务网4000253450有“融合”
如果说上海的健康治理工作取得成绩有什么“秘方”,南京白事服务网4000253450那么,“花小钱,省大钱”也许算其中一条。
提高特殊人群健康管理水平,节省医疗支出
68岁的唐华珍是上海市金桥镇的居民,每天上午,她和老伴一起到小区附近的金桥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度假”,在这里过上几个小时。小李是这里的医疗服务人员,她首先询问来这里“度假”的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在确认没有异常之后,就协助他们使用保健养疗设备。
唐华珍2017年突发脑梗,刚出院时,她由于后遗症无法说话和行走。2018年,金桥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在老伴的鼓励下,唐华珍第一次尝试着走下楼、走进这里。从此,她就把来这里当成“度假”。在这里,有小李照看,她不再担心病发;在这里,她进行理疗按摩,身体状态逐渐恢复;在这里,她听其他老人聊天,看她们画画、下棋,心情越来越好。在金桥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度假”近一年后,唐华珍已经可以自如地交谈和行走。
社区居民在金桥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活动。袁婷摄
花小钱,省大钱——政府在老年综合服务上投入,通过建设社区服务中心,为能够自理的老人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健康管理服务,为失能老人提供照料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健康管理水平,节省了巨额医疗支出和时间成本。
作为社区枢纽式的服务载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一头连接专业机构,[殡葬一条龙] 南京殡葬-15分钟上门- [好评推荐]4000253450一头延伸至居民家庭,让老年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日托、全托、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一站式养老服务。
上海市作为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据测算,通过社区管理和健康云服务,通过对慢性病高危人群早发现、早治疗,每年节省医疗费用支出达9亿元。
《健康上海行动》提出,要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政策,推进医养结合,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打造老年宜居环境,实现健康老龄化。到2022年,上海将在街镇全覆盖的基础上,实现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数量“翻番”,即不少于400家,织密养老服务网。至203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80%及以上;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90%及以上;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比例达到90%。
让“健康的人”关注健康,健康促进做在“未病”时
不仅要关照慢性病患者、一老一小等特殊人群,还要关注普通人的健康。上海市的经验是,找到让健康促进观念深入人心的关键——让“健康的人”重视健康,把健康促进工作做到“未病”时。
上海市松江区有一片3万余中青年职工的生活区,这里宽敞明亮,绿树成荫。对于达丰(上海)电脑有限公司来说,怎么管好这么多青年人的身心健康,是一件大事。达丰电脑公司为此建造了一片宜居的生活区,区域中设置游泳池、健身房、健康食堂,每天开办不同的舞蹈、健身、表演兴趣班。
结合青年人的身心特点,公司成立专门负责职业卫生健康的EHS委员会,将定期体检、32岁以上测压、控烟等十几项制度纳入员工手册,为3万余名青年职工的健康生活提供硬件保障。
公司特别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保护,配备了5名专职医师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每周组织“心理观影”活动。员工一旦出现心理困境,可以通过热线、面谈、解压课程等多种方式,直接寻求专业帮助。目前,公司每月有295人使用心理服务。
花小钱,省大钱——公司通过建设宜居的生活环境,提供专业的身心健康管理服务,帮助数万名员工安心工作、愉快生活。据统计,公司心理异常发现周期从2016年的3周缩短至1周,至今未出现重大人身安全事件。
花小钱,省大钱——政府和机构通过制作健康宣传册,发放“减盐勺”“膳食宝塔冰箱贴”等物品,普及健康知识,实施减盐、减油、减糖、限酒等营养干预措施,明显减缓居民超重、肥胖和慢性病发病的增长速度。
花小钱,省大钱,不仅要政府、企业有意识、肯投入,还要各职能部门协力合作,社会各界资源融合。在上海,社区、企业、学校与政府部门共同握着启动健康的“金钥匙”。全社会齐动员,共同培育健康文化,共同承担维护健康的责任和义务。
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形成“大健康”格局
强调社会共治和部门联动,正是上海健康治理的特点之一。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上海建设健康城市不靠卫生部门“单打独斗”,而是依靠各部门通力合作,树立“大健康”理念。
《健康上海行动》是上海市委、市政府40多个部门共同编制、推动实施的,以形成“大健康”格局。《健康上海行动》提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在全国率先建立重大项目、重要政策健康影响评价机制。把健康中国战略纳入领导干部专题培训,把健康上海行动执行情况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考核内容。
上海市民在滨江健身道上锻炼身体。王彤摄
近年来,上海陆续将封闭的生产岸线改变为开放共享的滨江公共生活空间,“还江于民”,让市民拥有更多健身场所和资源。目前,新贯通开放、总长45公里的黄浦江岸线已实现了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等三条滨江“亲民道”对外开放,徐汇滨江从工业废墟逐渐成为上海市民健身休闲的“网红打卡地”。
在体育设施方面,上海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建立管理规范、监督有力、评价科学的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制度体系,让更多市民使用学校的体育场馆和设施。
在上海,“同伴健康教育”同样深入人心。早在2007年,上海市爱卫会办公室就采纳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的课题研究成果,应用健康促进创新扩散理论和社区参与模式,启动“医患合作、患者互助、自我管理”的控制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小组活动,社区医院提供支撑,市区两级爱卫办为各小组配备培训和健康科普工具等,医患互助,防控慢病。
从早期患病人群的“病友圈”,到后期健康人群的“互助组”,健康理念从“治疗”升级到“预防”。至2018年底,上海全市累计建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2.8万余个,55万人参与活动,覆盖全市所有的居委会。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实践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肯定。
从政府部门到社区群众,从宏观政策到服务细节,从生命初始到耄耋之年,上海向着建设社会、环境、人群相谐的健康城市不断努力。未来上海将继续履行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海宣言》和百城市长《健康城市上海共识》,进一步推进健康信息化、长三角健康一体化和健康国际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实现市民健康与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成亚洲一流的健康城市,成为全球健康城市典范”,这是《健康上海行动》提出的长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