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亲职化”,剥夺了你做南京白事一条龙4000253450孩子的权利

原创 时差少女S 心理0时差 

周末的时候,南京白事一条龙4000253450少女去看了一部最近上映的影片 《兔子暴力》 。

这个听起来像二次元动漫的电影,其实是一部犯罪片,改编自真实社会案件。

故事的主角是一对母女:曲婷和水青。

同时,她们也是一起绑架杀人案的实施者。

而主谋,是年仅 16 岁的水青。

她之所以策划并绑架自己的好朋友,是为了自己的母亲曲婷。

角色倒置。

这是少女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

这对母女关系中,扮演 “照顾者” 的一直是女儿,而母亲,更像那个需要被照顾的孩子。

01

我愿意为了你做任何事情

曲婷和水青这种 “父母和子女间的角色互换” (role reversal),在心理学中被叫做 “亲职化” (Parentification)。 [1]

“亲职化” 的家庭中,父母放弃了他们作为父母应该做的事,并把这些责任全部转移到子女身上。

因此,这类孩子也被称作“父母化的孩子”(parental child),他们在亲子关系中,扮演了“父母”的角色。

而原本的父母,则退行成了孩子。他们中的大部分在自己小的时候,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长大后选择从孩子身上来弥补,寻求延迟满足。

他们潜意识里,希望孩子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自己的幸福负责,而他们却不想为孩子负一点点责任。

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产生这样的想法:“我要满足父母的期待,否则他们会不喜欢我,甚至不要我。”

电影中的水青就是如此,因为害怕被妈妈抛弃,所以一直在按母亲的期待“扮演水青” 。

不敢打扰母亲的生活;

不敢麻烦母亲帮同学们上舞蹈课;

为了帮母亲还债,偷了家里的房产证 ......

水青有一句台词,让少女印象很深:“我愿意为了你做任何事情。”

在她心里,母亲非常需要自己。

所以,她经常跟母亲强调:你是需要我的,我可以满足你所有的期待。

02

孩子,在为家庭付出什么

心理学研究者把“亲职化”分为两种类型。

1. 工具性亲职化(instrumental parentification)

这类家庭中,孩子需要帮助父母分担家庭职能。

例如照顾其他家庭成员、做家务等,这些原本应该由父母完成的事。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最近的热播剧 《乔家的儿女》 中:大哥乔一成。

母亲去世后,由于父亲的不负责任,使得乔一成被迫承担了照顾弟妹、做饭以及所有的家务事。

他成了这个家里真正的 “家长”。

水青和母亲的关系中,同样也可以看到“工具性亲职化”的影子。

她照顾母亲的身体(帮她包扎伤口,收拾房间),安神殡仪4000253450关心母亲的生活。

反观曲婷,作为一个母亲,却没有承担任何 “母亲” 该有的工具性责任:

暴雨的夜晚,即使有车,她也不愿意送女儿回家。

曲婷更像一个任性的 “女儿” ,享受着水青为她做的一切。

2. 情感性亲职化(emotional parentification)

这类家庭中,孩子需要为其他家庭成员,提供一切情感上的支持。

这意味着,孩子不仅需要在没有家庭支持的情况下,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还要满足父母的情感需要,维持家庭的情感稳定。[2]

曲婷和水青的故事中,“情感性亲职化”也表现得很明显。

作为一个16岁的青春期少女,水青在学校和重组家庭中,都经历了很多不快和矛盾。

但她从未在曲婷面前展露这一切。

相反,水青一直在想办法为母亲解决经济、情感问题。

的确,“情感性亲职化” 更多发生在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内部。

很多家庭中,夫妻之间产生矛盾后,他们无法直接面对并处理冲突,于是选择拉入第三方(比如孩子),来缓解两人之间的紧张和焦虑,形成三角关系。

而亲职化,就是其中一种亲子三角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孩子会把父母冲突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充当知己、调解人或决策者的角色。[3]

而当夫妻关系破裂后(或者在单亲家庭),一些父母甚至会把孩子当作自己的 “代理配偶” 。

电影 《黑天鹅》就是这样。

女主人公Nina 的母亲,在Nina成年后,仍然坚持把她打扮成小女孩的样子,不允许她谈恋爱,甚至不允许她交朋友。

母亲要求 Nina 的世界里,只能有她一个人。

Nina ,完全被母亲当成了自己的 “情感载体” 。

03

你可能正在经历一场情感虐待

事实上,亲职化,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常见。

而且很容易被掩盖在 “我的孩子很懂事” 的虚假光环下。

少女有个朋友就是这样。

她从小就是 “别人家的孩子” ,6、7岁的时候就学会做饭、打扫自己的房间。

最让我羡慕的,是她弹得一手好钢琴,每次看到舞台上的她,总觉得闪闪发光。

直到有一次,我们偶然谈到彼此的妈妈,她说:

“我早早学会自己打扫卫生和做饭,是害怕妈妈不开心。”

“小时候学钢琴,也是因为妈妈以前想成为一名钢琴家,她希望我能代替她实现年轻时的梦想。”

“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她的期望,不然她就会表现得很受伤。”

为了适应和照顾妈妈在情感和物理上的需要,她压抑和牺牲了自己作为孩子被注意、安慰和引导的需求。

很多家长都会羡慕有这样“懂事” 的孩子,但其实,这种“懂事”背后的代价是巨大的。

“亲职化”这种不健康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有很强的破坏性。

1. 成年后难以建立亲密关系

亲职化,本质是一种情感虐待。

处于这种关系中的孩子,会压抑自己的无助和委屈等负面情绪。

而在成年后,这种情绪一般会有两种出口。

一种可能,发泄给伴侣、朋友或孩子,让所有的关系都充满阴霾,导致自己难以建立长期的亲密关系。

另一种可能,他们保持了在家庭中的习惯,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不习惯依赖别人。从而给伴侣、朋友造成“我是你的朋友,但是你并不需要我” 的感觉,同样,也难以建立一段持久的关系。

退一步讲,就算艰难地进入了亲密关系,很多时候,也会因为难以对父母说 “不” ,导致无法协调父母与伴侣的关系,从而产生更多的矛盾(我们常说的 “妈宝男” ,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2. 正常的情绪功能受损

亲职化,还会对孩子的情绪表达和感知造成影响。

长期照顾父母的情绪,会使孩子的情绪变得十分敏感。他们很容易就会察觉到别人的负面情绪,并因此感到痛苦。

另外,在交往中,如果对方提出了和父母类似的请求,往往会激发起他们痛苦的回忆(渴望父母的关心却求而不得;压抑自己的情绪等),导致难以控制自己,进而产生愤怒的情绪。

3. 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

被迫承担父母角色的孩子,本质上,也只是个孩子。

而孩子,和成年人最大的区别,就是:

他们在遇到事情时,容易冲动,控制力低,且不具备完备的三观和成熟的思考能力。

这种脆弱的底线一旦被打破,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

在电影中,当水青发现曲婷背负巨额债务,并且只有三天还款时间后。为了不失去母亲,她又一次承担了 "照顾者"的角色。

而她帮母亲解决问题的方式:先是偷自己家的房本;

失败后,又铤而走险,绑架了自己的好友,准备用赎金帮母亲还债。

在水青眼里,只要能帮拿到钱帮妈妈还债,就可以解决当前的问题。

至于手段如何,并不重要。

这就是一个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只看得到眼前的问题,不考虑后果,不考虑代价。

一步错,步步错。

写在最后

亲子关系,是一门很难的课题。

处理得当的父母和孩子,会因为它的滋养,互相成长,收获幸福。相反,错误的相处模式,也会给一个孩子带来无法估量的痛苦和伤害。

为了获得父母的爱,他们可能压抑自己作为孩子的天性,承担本不该承担的责任。甚至可能铤而走险,犯下大错。

却从没人教给他们:真正的爱,不需要建立在伤害自己的基础上。

好的亲子关系,虽然不一定恒久不变,但也绝不会永远错位,甚至伴随着长期的自责、愧疚和压抑。

这样的关系,不值得我们付出宝贵的一生。

所以,当你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承担了 “照顾者” 的角色,可以试着渐渐和父母分离,甚至是逃离。

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把父母的人生,交给父母自己。

你自己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少女的参考资料

[1] BOSZORMENYI- NAGY,SPARK G (1973). Invisible Loyalties:Reciprocity in Intergenerational Family Therapy. Hager⁃stown,MD:Harper & Row,8, 23-3.

[2] Jurkovic, G. J. , Morrell, R. , & Thirkield, A. (1999). Assessing childhood parentification: Guidelines for researchers and clinicians. In N. Chase (Ed.), Burdened children (pp. 92-113). New York : Guilford.

[3] Hooper, L. M. (2007). The application of attachment theory and family systems theory to the phenomena of parentification. The Family Journal, 15(3), 217-223.

2024-10-26 11:45 点击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