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全对话卢放(下安神殡仪4000253450):“穿新鞋走老路”没有用

凤凰网汽车访谈 2020年7月17日,安神殡仪4000253450东风集团定位零焦虑的高端智慧电动汽车品牌——岚图诞生,他们称自己为传统车企与新势力思维方式相结合的造车“新实力”。

传统国有车企如何“老树开新花”?第15季《赵福全研究院》邀请到岚图汽车科技公司CEO兼CTO卢放,与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的赵福全教授深度对话,畅谈岚图汽车如何扛起东风汽车创新的大旗。

以下为摘要:

·整车企业最终需要打通从控制系统到核心算法、再到应用层软件的完整链条,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闭环。

·自主掌控也是有边界的,比如岚图肯定不会去做芯片,也不会做最底层的算法。

·当前来说,岚图还是立足于打造产品品牌,而未来希望成为一家平台公司。

·“穿新鞋走老路”是没有用的。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挑战自己,不断否定自己,批判地借鉴以前的经验。


对话正文

新时期汽车人需要开放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

赵福全:理念是我很想与您交流的一个话题。我们都知道“不换理念就换人”这句话,很多人没有把事情做成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理念落后,这样即便有能力也难以发挥。对于企业来说同样如此,如果没有新理念就无法形成新能力。在“老路”上使用新方法毫无意义,只有在“新路”上使用新方法,才有可能形成新能力,最终产生新结果。

卢总过去二十几年的职业生涯都是在传统车企,我想正是因为您此前做得很成功,所以东风集团才会赋予您做好岚图的重要使命。可是以前的成功只能说明您对如何做好传统车企很有体会,却不代表您对如何做好新创车企有正确的理念。在执掌岚图的过程中,您自己有过新旧理念的碰撞吗?同时如何确保您自己的理念是先进的?是您个人来判断,还是由集团领导来判断?毕竟岚图的产品现在还没有落地,没有办法以成败论英雄。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在带领岚图发展的过程中,您和集团领导的理念一致吗?会不会出现错位?以至于您想超前做一些事情却无法得到集团的持续支持?我觉得,这些问题可能正是传统车企变革艰难的原因所在。实际上并不限于汽车产业,像柯达、诺基亚这样的行业巨头当年之所以失败,也不是输在能力上,而是输在了理念上。

当前,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全面重构,这也为后来者提供了进入汽车产业的良机。像特斯拉这样的企业就是抓住了这个机会,通过产品创新逐步证明了自身的竞争力。我想这也是岚图得以诞生的根本原因所在。当然如您所说,岚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造车新势力,而是造车“新实力”。这个实力既来自于母公司的资本,更来自于母公司多年积累形成的产业实力,包含研发能力与核心技术的积累,也包括人才资源的积累,可以随时抽调像您这样懂车的人才来执掌岚图。不过这种实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企业转型的沉没成本,或者改革创新的固有障碍。为此您既需要克服自身思维的惯性,也需要有效确保您和上下级之间理念的协调,还需要与时俱进地判断当前的决策是否正确。在这方面,您是怎样做的呢?

卢放:这个问题非常好,老实说也非常尖锐。我在汽车行业工作了二十多年,到现在承担全新的使命,我觉得并不是昔日的经验把我带到今天的位置上,而是因为我在过去二十几年中一直不断在做创新尝试,我想这才是集团真正看重的。反之,如果我还是沿袭传统的思维、采用传统的方法去做事,注定是不会成功的。

就像您刚才说的,“穿新鞋走老路”是没有用的。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挑战自己,不断否定自己,要批判地借鉴以前的经验。我前两天在企业内部群中写到:自我否定是改变,被市场否定是被革命,如果我们不希望被革命,那就只能不断地改变。当然,我说的“否定”并不是要抛弃过去的一切,而是强调要批判性地看待我们的经验,先想想是不是该尝试改变,再考虑能不能够继续沿用。

我个人也在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知识,因为产业在变化、产品在变化、技术也在变化,容不得我有半点松懈。同时我常在公司内部讲,汽车行业本身比较封闭,汽车人也容易把自己封闭在固定的标准、体系和圈子里,自己去看自己的产品,总觉得挺好,这其实无异于坐井观天。因此,我们一定放眼去看外面的世界,随时关注汽车以及其他相关行业正在发生的巨大改变,比如互联网行业、消费电子行业以及快消行业等的发展变化,寻找它们的发展轨迹中可以为我们借鉴的打法。想想看中国在互联网、手机、家电等行业目前都有世界领先的产品,为什么汽车行业还没有呢?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赵福全:您回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您不是因为曾经的成绩、而是由于不断学习和进步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这个岗位上,集团看重的是您与时俱进、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这就像智能汽车一样,业界对其定义一直有不同的看法,而我认为智能汽车的本质并不在于汽车产品本身有多聪明,而是在于其是否具有自我学习和自我进化的能力,这样才能基于数据迭代越来越好地服务于人,真正成为用户的伙伴。听了卢总刚才的分享,我又有一点启发,那就是未来打造智能汽车的人首先要具备智能汽车的基因,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样才能打造出真正的智能汽车。

您刚才强调,传统汽车行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涉及领域众多;但是站在产业外边看,就会发现传统汽车产业其实是非常封闭的。而本轮产业重构要求我们必须打破这种封闭,因为很多问题只靠汽车行业自身力量是无法解决的,比如新能源汽车需要充电、需要加氢、还需要不断优化能源结构与之匹配,又如智能汽车必须跑在智能的道路上,未来需要和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以及智慧能源网协同发展……显然这些元素都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在更大范围内充分开放、融合创新。正如前面提到的,新的生产力必然要求有新的生产关系与之匹配,如果汽车企业还是沿用原有的打法,即使能够把每一个零部件都打造得很精良,也不足以赢得未来的竞争。

听了卢总的回答,我感觉您对未来产业发展的理解是到位的,或者说您是一位能够自我学习、不断进步的领军人。不过您的上级和下属也都具备这样的能力吗?如果上级领导理念落后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又或者下属理解不深未能进行有效的执行,那又该怎么办呢?

卢放:对于岚图内部员工,可以通过刚才所讲的新型管理模式来进行有效引领,还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来培育创新思维。实际上在招聘过程中,管理者就要考查应聘者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是否与公司的需求匹配。更重要的是,我们会有意识地引入一批互联网、快消品、家电等跨界行业的新员工,以他们的思想冲击传统汽车产业的固有理念。为此,公司还会专门组织复盘研讨等活动,从各个层面鼓励进行思想交流与碰撞。

目前岚图内部已经形成了这种交流沟通的习惯,并且正是基于这些交流和沟通,公司内部不断产生着打破边界的创新想法。前段时间我偶然听到一首歌叫《No Limit》,我觉得其意境和岚图目前的状态很相似。今后,我们会不断提醒自己:要敢于否定传统,敢于打破边界,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挑战极限。

而就上级而言,我感觉东风高层领导团队的理念是非常前瞻的,也希望赵教授有机会和我们集团高层进行深入交流。我想您肯定会发现,他们的眼光很远大,心态也很开放。实际上现在很多时候,集团领导所提出的要求更高,因为他们对产业重构的理解更深刻,对企业发展的目标更明确,也对传统车企需要适应时代做出的改变更坚定。岚图的诞生本身就代表着集团领导对东风未来前进方向的判断和决策,而我和团队必须加倍努力,尽可能快速优质地达成集团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赵福全:您认为员工的开放思维和创新精神是可以培养和引导的,包括从不同行业、领域引入新员工,有意识地强化思想交流和理念改变,并使之成为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这是可行的手段之一。同时,您认为东风高层领导像竺总、李总、尤总等的思想都是很超前的,他们不仅不会影响岚图的创新发展,相反正是他们的高瞻远瞩催生了岚图品牌,以至于你们需要加紧努力以满足集团更高的要求。


引入外部力量既为更好审视自我,更为构建开放平台

赵福全:不过在具体操盘的过程中,您如何判断岚图目前的开放度已经足以保证产品具有竞争力了呢?另一方面,汽车企业真的需要那么开放吗?事实上,产业重构和产品进化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路还是要一步一步地走。现在我们总是说汽车产业太封闭、太保守,一定要加紧转型、加快创新,南京安神礼仪4000253450这在大方向上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传统汽车产业就如此落后,以至于所有环节和领域都要彻底变革吗?

同时是不是跨界行业的从业者就一定比传统汽车行业的从业者理念更先进、更开放?比如创新思维,是不是在互联网产业的人就一定优于汽车产业的人呢?又如服务意识,是不是家电行业的人就一定强过汽车行业的人呢?我倒觉得也未必,可能劳斯莱斯公司的员工服务意识是最强的。对此,您怎么看呢?

卢放:您说得很对,并不是说互联网或者家电行业的从业者来到岚图,我们就完全按照他们的想法去造车了,而是说他们会给我们提供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汽车产业。我们一直都认为,汽车产业有自身的规律,即使未来汽车成为更加智能的产品,并且包含了更多服务的内涵,但其本质还是汽车,还是要实现安全运载的基本功能。也就是说,人们对汽车的基本诉求并不会发生变化。

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以更开放的视角来看待汽车产业,所谓兼听则明,我们需要从外部的视角来反思我们到底有哪些事情做得对,又有哪些事情做得不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多时候只是自己进行思考和判断是不够的,借鉴外部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才能让我们更容易发现问题。所以,岚图希望能够吸纳更多领域的不同思想,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发展,包括内部引进跨界员工,也包括外部加强深度交流,都是我们为此采取的举措。

实际上,这还不仅仅是以外部视角审视传统汽车产业的问题,而是未来汽车产业作为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必须引入外部力量来共同发展。比如汽车产品与服务的结合,需要实现自动驾驶、V2X、智能座舱等功能,这样才能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显然不是只靠汽车产品创新本身就能实现的,还需要与道路、与其他车辆、与外部环境等互相关联、融合发展。因此,我们要努力把岚图打造成一个更大的平台,让各方参与者都愿意汇聚到这里来,获得为用户服务的机会和收益。

在我的设想中,未来岚图将成为一家开放的平台型公司:我们的用户能够在岚图的平台上得到想要的服务;我们的员工能够在岚图的平台上创造价值;我们的合作伙伴,包括供应商、经销商等等,都能够在岚图的平台上合作共赢,大家一起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为此未来岚图公司的具体形态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将继续探索、不断迭代。总体而言,我认为岚图不应成为封闭的组织,也不应成为有边界的组织,而应成为一个能够汇聚越来越多的力量为用户服务的开放平台。虽然做起来会很困难,但我们一定要朝着这个方向去思考、努力和实践。

赵福全:卢总说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岚图在产业全面重构的关键时期诞生,不是为了延续历史,而是为了拥抱未来。所以必须摒弃历史沉淀的包袱,以创新者的姿态不断前进。尽管未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多新事物的发展路径和节奏都难以准确预判,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企业一定要充分开放、要海纳百川、要求新求变。

所以,企业必须不断了解和借鉴外部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举措。一方面,这需要企业建立积极倾听、认真思考、鼓励尝试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把创新探索与现实基础有效结合起来,确保所做的事情既能落地,又能和未来打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企业要么就会和传统车企没有什么区别,要么就会在创新中迷失方向,以致于更快地走向失败。

我很认同您刚刚讲到的一个观点。不同领域、不同经历的人会带来不同的思考,这将为我们开拓思路并提供宝贵的镜子,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反思自己选择的道路和走法是对是错。我们都知道“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加重要,因为如果是在正确地做错误的事,只会错得更多。

而判断正确的事情无疑是企业领军人的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讲,判断力是领导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不过判断力不会从天而降,领军人如果对各种不同的声音没有倾听、没有思考、没有借鉴,总是在封闭状态下自以为是地进行判断,是不可能做出正确决策的。所以,卢总特别提到自己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碰撞思想,不断自我挑战,不断自我提升。我觉得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栏目的价值所在,即通过我们的交流向广大网友们传递思想,让大家都可以从各自的角度来思考和借鉴。

自主掌控要有所选择:未来不会做芯片,但应尝试操作系统

赵福全:下面我们再回到产品创新的话题上来,岚图致力于打造基于电动化的智能汽车,而这个智能是通过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服务来体现的。就像您刚刚谈到的,岚图要将“软”的方面做到极致。那么具体而言,“软”的方面都体现在哪里呢?是指数据,还是指软件,又或者是指企业的软实力?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前景下,数据的产生、搜集、整理和利用,是汽车不断更新进化的基础,而这一系列过程都离不开软件的支撑。

但这是否意味着汽车企业都应该自己去做软件?如果车企也做软件,那又和IT公司有什么区别?一直以来,整车企业掌握着汽车品牌和产品的定义权,如果未来车企需要专注于做软件,那是不是IT公司会更有优势,以致于逐步掌握汽车产业的主导权呢?但如果车企不做软件,又如何掌控未来提供智能产品和服务的核心能力呢?

您认为,在基于软件和数据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时代,整车企业究竟需要掌握哪些软件?是系统级软件,是部件级软件,还是算法软件?或者说,对于未来希望继续拥有品牌和产品定义权的整车企业来说,哪些软件必须自己掌握?哪些软件需要通过与别人合作来掌握?又有哪些软件可以完全交给合作方负责?在此过程中,具体的合作模式又应该是怎样的?不知道岚图在这方面有哪些思考和行动?

卢放:在讲软件之前,我想强调一点:岚图汽车在硬件方面也一定会为用户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因为用户体验首先还是体现在汽车产品的基本性能上,比如加速性、操纵稳定性等。在这方面,我们有东风技术积累的支撑,而且作为全新的高端品牌,岚图的目标是要挑战同级别的豪华品牌,所以我们必须把产品硬件做得非常好。而从目前测试的结果来看,产品性能还是很不错的,这也是做好产品软件的基础。

而软件是岚图汽车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体验的关键所在,正如赵教授所说,未来汽车一定要基于数据为用户提供“千人千面”和“千车千面”的个性化服务,而在这个过程中,软件将与相关服务直接对应,从而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岚图首款产品为例,软件架构究竟应该怎样设计,哪些方面的软件及服务必须掌握在企业自己手中,又有哪些方面的软件及服务不需要自己掌控,这是近期我们内部正在集中思考、研讨和分析的重点议题之一。

按照我们的理解,未来整车企业首先必须掌控的是自动驾驶相关服务。我认为,至少未来几年内,用户在用车过程中最关注的体验仍然是驾驶体验。而且从自动驾驶出发,车企可以在很多方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包括帮助用户更加安全地驾车,减少事故风险;帮助用户更加智能地驾车,如规避拥堵等;帮助用户更加方便地驾车,如自动泊车等。实际上围绕着自动驾驶不断进步的技术水平,以及与技术水平相匹配的不同应用场景,如何让用户感受到最佳体验有太多的工作可以做、也应该做,这些都是岚图正在努力探索和尝试的。同时,我们也在和集团内部及外部伙伴的资源进行协同对接,以支撑我们顺利达成目标。作为新创企业,目前我们主要是以技术合作的形式实现技术层面的自主掌控能力。

赵福全:最近我提出,与汽车硬件的原有概念类似,汽车软件也可以划分为黑匣子、灰匣子和白匣子,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掌控程度与合作方式。对于黑匣子软件,车企给出性能需求后应完全交给合作伙伴打造,之后拿来直接使用即可;对于灰匣子软件,车企应有能力进行定义,并和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而对于白匣子软件,车企应完全自行打造。不知道岚图的软件策略是怎样的?我们知道,去年是东风成立五十周年,而岚图则承载着东风汽车今后五十年的发展大计。展望未来,您认为岚图应该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软件和数据方面,有哪些能力是岚图必须掌握的?是操作系统,是人工智能算法,还是车载芯片?

卢放:我们欣赏像特斯拉这种把上下游产业链打通、自主研发及生产核心零部件包括自行开发芯片的企业精神,不过芯片的开发难度很大,也不是汽车企业的强项,充分的分工才能带来效率上的提升。未来国内肯定也会出现优秀的芯片企业,从效率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从外部采购芯片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大家一直在讲自主掌控,但是我觉得开放合作可能更是未来汽车产业的主旋律。或者说企业应该在慎重考虑后确定需要自主掌控的核心领域,并为此倾注全力,而在其他更多的方面,则应通过开放合作来实现为我所用,否则企业就会陷入资源分散、无法聚焦的困境。

而在真正需要自主掌控的核心领域,即使企业暂时还不具备能力,也要先通过合作进行参与,同时不断努力逐步扩大自主掌控的范围和程度。以自动驾驶为例,包括高级驾驶辅助技术到L3、L4级的自动驾驶,都是车企应该自主掌控的。我认为,未来整车企业需要自主掌控的不仅有域控制器,也包括核心算法,还有更为重要的应用场景。企业需要通过数据识别用户用车的不同场景,再根据场景的不同情况设计车辆所需的逻辑和功能,并开发相应的关键系统及部件等,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更进一步,车企还需要把车辆的逻辑和功能转换成应用层的软件,并逐步实现自主掌控,因为车企只有掌控了应用层软件,才能为用户提供“千人千面”和“千车千面”的服务。所以在我看来,整车企业最终需要打通从控制系统到核心算法、再到应用层软件的完整链条,这样才能形成自己掌控的核心闭环。

当然这是一个终极目标,需要不断摸索、逐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与各方伙伴一起探讨、共同合作,这些伙伴既包括集团内部的,也包括企业外部的。同时我们现在正在思考和尝试,岚图究竟应该基于什么样的合作模式,逐步把更多的软件从黑匣子变成灰匣子、再变成白盒子,我相信,这也是车企未来都必须要走的一条路。如前所述,对整车企业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把事关个性化服务的环节全部打通,并实现自主掌控。例如,我们希望将来可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目前我们还在思考具体的实现方式:是自建、还是与合作伙伴共建?又或者直接采用现成的系统,但要进行定制化的改造。

赵福全:卢总认为企业首先应该从用户体验着眼,从应用层软件开始,像剥洋葱一样逐层往下分解,渐次掌控越来越多的核心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至少您现在的基本判断是,芯片应该不需要整车企业掌控,虽然特斯拉正在尝试;而操作系统是应该设法掌控的。

当前“软件定义汽车”越来越成为行业共识,所以无论是像岚图这样的新创公司,还是传统汽车巨头们,大家都希望在软件方面尽可能多地掌控,因为这是未来汽车基于数据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关键。核心问题在于企业应该从哪儿起步?投入多少?在什么时间掌控到什么程度?这听起来好像是战略,但到现在这个阶段其实已经变成战术了,这将决定每家企业最终的竞争力。那么在您看来,将来汽车操作系统会是诸侯割据的局面?还是会形成类似安卓那样大家共用的开放系统呢?

卢放:这个问题现在还很难回答。其实对车企来说,也比较矛盾。我们一直在思考,如果最后整个汽车行业形成一个共同的操作系统,类似于手机的安卓平台,这对车企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从目前产业发展现状出发,我觉得应该有一套共用的操作系统,这将帮助汽车产品更快地实现软硬分离,更好地提供各种服务。但同时我也有所担忧,一旦汽车产品都被限定在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上,虽然也能在其中开发一些功能,但是再往上做,各家车企会不会逐渐趋同而失去自我。在这种情况下,整车企业将难以赢得市场竞争,因为用户需要的是差异化。

赵福全:这已经不是在讨论岚图的问题了,而是在回应整个产业的关切。卢总从整车企业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思考:为了形成竞争力,车企需要适当的封闭,产品需要差异化,技术需要有一定的门槛,这样才能给品牌提供有特色的支撑。所有车企都会担心,如果未来汽车的硬件和基础软件都充分标准化了,以致于IT公司通过软件下达一个指令,任何汽车都能按照要求行驶起来,那么车企恐怕就会失去产业的主导权。不过从整个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前景会不会更有利于实现安全、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汽车出行解决方案呢?

卢放:确实如此,所以我刚才讲车企对此的想法是矛盾的。现在我们也在思考,岚图是应该把外部生态加入到自己的产品上,还是应该建设一个生态把自己的产品接入其中,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按照汽车企业的思维,我们肯定应选择前者,但这样一来加入的软件及服务商是不受我们控制的,而且会向我们收费;而如果按照互联网公司的思维,我们似乎应选择后者,自己搭建一个平台,让软件和服务商通过我们的平台来触及用户,这样或许我们还可以收费。当前岚图无疑是一家汽车公司,而未来我们希望成为一家平台公司,所以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定论,我们还需要继续探索答案。


岚图定位产品品牌,面向C端用户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

赵福全:应该说,经历了五十年风雨历程的东风汽车,在产业变革之际下定决心,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另起炉灶、从头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牌,无疑是为了引领企业未来五十年的转型发展。而再过五十年,东风汽车将成为一家百年老店。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在传统车企征战多年的老兵,您今天接受领导岚图品牌前进的重担,可谓使命伟大、任务艰巨。

为此,您既要继承原来的经验,又要挑战既有的路径,在各个领域思考如何创新。因为如果没有创新,岚图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具有全新内涵的品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现实的困惑都成了您必须不断思考、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而您提出未来要把岚图打造成为一个没有边界的开放平台,我相信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下面一个问题,汽车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百多年,确实到了彻底改变的时候了。而我把这种改变归结为三个本质变化:一是车辆所有权不再是必需。应该说今天汽车产业的一切模式都是基于所有权交易形成的,比如汽车品牌有豪华、尊贵或青春、动感的区别,可如果大家不是买车而只是用车,谁还会在意这些?我记得第一次到德国的时候,发现很多出租车是奔驰或宝马,当时我就想能不能找辆其他品牌的出租车,以免车费太贵。所以,当人们不追求汽车所有权的时候,其对汽车产品的需求将完全不同。二是车辆使用权逐渐成为核心。未来汽车所有权和使用权将发生分离,汽车共享会变得越来越普遍,这样人就从购车的客户变成了用车的用户,使用的不再是自己拥有的汽车。三是车辆驾驶权不再由人掌控。自动驾驶将使汽车的使用和驾驶分离,人不再开车,而只是坐车。这同样将引发产业格局的重大变化。

在这样的前景下,您觉得岚图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岚图应该打造成汽车产品品牌,还是出行服务品牌?如果最终要成为一家平台服务公司,那岚图现在应该做什么准备呢?

卢放:这个问题比较长远。就当前来说,岚图还是立足于打造产品品牌,也就是零焦虑的高端智能电动品牌;岚图汽车要先打造出优质的机械电子产品,同时再加入优质的使用服务。虽然我们也关注汽车的共享化,但目前我们主要还是面向购车群体,致力于真正满足这个群体在物理和心理上的需求。

而未来岚图希望成为一家平台公司,也仍然需要通过汽车产品为用户提供服务来实现。所以我们要做的一定是2C的产品,即面向C端的用户,要为那些拥有岚图汽车的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如果看得更远一点,我们希望能把我们的服务与相应的场景结合起来,以便让C端用户享受到更好的出行体验。这就是岚图的初衷。

实际上我认为,拥车群体及其需求在一段时间内并不会减少。因为每个人都会期望拥有自己的汽车,就像房子一样,其实单从使用的角度来说,租房是很划算的,但人们还是希望能买下自己的房子。因此,我并不担心岚图未来的发展空间。

赵福全:最后一个问题,请您展望一下未来。所谓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我一直觉得培育品牌如同育人,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必须持续努力,一点一滴地做对每一件事情,这样才能逐渐赢得消费者的关注、青睐乃至信任。就像人们一提到奔驰、宝马就会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觉得这是豪华车,多花点钱是应该的,这就是品牌的价值。很多人觉得做品牌太虚,其实不然。看似“虚”的品牌还是要靠“实”的产品和技术提供支撑,从这个角度看,每个员工做的每件事,都可能会为品牌添砖加瓦,也可能会让品牌受到伤害,而最终品牌的培育结果还是要靠产品的市场表现来证明。

而明年岚图的第一款产品就将投放市场了,请问卢总,五年之后岚图产品计划达到怎样的销量规模?您方便透露岚图到2025年的销量目标吗?同时岚图品牌又将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怎样的形象?展望未来五到十年,请您为岚图描绘一下发展蓝图?

卢放:未来五年到十年内,岚图希望成为中国的高端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而不是一个普通的品牌,这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和定位,也是我们不变的目标和愿景。为此,我们制定了清晰的发展路线图,包括技术上怎么做,管理上怎么做,营销服务上怎么做,现在我们正按照既定规划有序推进。

首先,岚图的产品一定要实现领先。未来几年,岚图汽车上将搭载超越同级的技术,同时我们在产品品质上,也要超越同类产品。其次,岚图的服务一定要实现领先。相对来说,服务是我们更加关注的,实际上现在公司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围绕为用户持续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展开的,因为我们认为达成了这个目标,公司的经营就一定是健康的。所以面向服务,我们在经营指标上设定了很高的目标,并将其细化分解成可落地执行的具体任务,就是要确保服务好我们的用户。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未来能够为全世界的用户提供服务。最后,我坚信有了产品和服务的支撑,岚图的品牌就一定会蒸蒸日上。作为东风汽车乃至全体中国自主品牌中的一员,岚图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世界贡献一个优质的中国汽车品牌,我们将为此加倍努力。

至于说到具体的销量目标,岚图虽然只是新创企业,但是我们希望通过未来几年的努力,能够在中国市场做到销量前三。

赵福全:谢谢卢总。我们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汽车产业未来究竟应该如何前进,目前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可以参照。应该说,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诸多变革几乎都与汽车产业息息相关,受此影响,未来汽车将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也不是一个单一的产业,而是多个产业融合创新、协同发展的大载体,其影响最终将波及整个交通、城市和能源系统。在此过程中,汽车产品作为可以自由移动的智能终端,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不会因为汽车产业从业者的意愿而改变或停止。为此,整个汽车产业都必须积极拥抱本轮变革,让汽车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实际上,在汽车产业一百多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核心技术、产品特点、品牌内涵、组织架构、商业模式与合作伙伴关系等,都将因为本轮产业重构而受到挑战,从而为后来者提供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如果把新一轮科技革命视为新的生产力,现在汽车产业必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岚图正是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东风集团基于五十年的发展积累和对产业未来的战略判断,下决心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牌,利用“一张白纸好作画”的优势,在汽车变革的方向上实现转型突破。毫无疑问,卢总肩负重任,我相信这其中既有使命感,也有巨大的压力,同时还寄托着很多人的期待。

今天我们讨论了很多比较尖锐的问题,比如您不是跨界而来,如何确保能够带领岚图实现创新发展。因为大家总担心传统汽车人思想不够开放,担心原来的经验反而会成为未来转型的障碍。而在交流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卢总已经进行了很多深度思考,包括岚图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包括对自己的新要求,还包括对未来挑战的深刻认识。

就岚图而言,你们的目标很清晰,就是要做高端的智能电动产品,不是在大众品牌基础上的向上拓展,而是直接定位于高端用户群体,根据他们的需要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并布局研产供销服全链条的各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对各个领域、各个要素、各个团队,都要求既要借鉴以往经验,更要进行创新挑战,必须自我审视该不该变革、有没有做到。而卢总自己也是以非常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思想碰撞,认真倾听、不断思考,然后再做出自己的决策,并领导团队努力探索和大胆实践。比如您认为,未来岚图要打造的是产品品牌,定位于满足 C端用户群体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没有焦虑的服务。又如您谈到,岚图在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软硬件重点布局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创新尝试。再如对于车企必须掌控的核心竞争力,您也有自己的判断,而且特别强调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包括不会涉足芯片。我觉得每家企业的情况各异,面向未来的打法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关键在于企业的决策一定是结合自身情况、基于深思熟虑的结果。传统车企有不同的打法,造车新势力也有不同的打法,而岚图作为造车“新实力”,当然也要有自己的打法。“新实力”意味着岚图既可以在东风集团多年积累的基础上继往开来,又可以像其他新创企业一样重新起航。

应该说站在产业重构的风口上,岚图迎来了发展的良机,你们既可以像其他新创企业那样重新设计公司的一切,又可以依托东风这个大平台而不必过分担心生存的问题。当然,岚图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岚图最终一定要产生价值,让消费者愿意购买你们的产品、享受你们的服务,直至实现盈利,可以独立发展,才能不负集团的期望,向着未来的目标大步前进。祝愿岚图能够越走越好。谢谢!

2024-12-21 18:36 点击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