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殡葬一条龙] 南京殡葬-15分钟上门- [好评推荐]4000253450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殡葬一条龙] 南京殡葬-15分钟上门- [好评推荐]4000253450晋城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物业管理服务新路径,在全覆盖、补短板、促规范、可持续上下功夫,推动物业管理服务有效融入城市基层治理。
党建全覆盖
推进小区物业行业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通过单建、联建、孵化等方式,实现物业企业党的组织应建尽建;推动社区、物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物业企业负责人担任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兼职委员,社区“两委”成员兼任物业企业副经理。以小区(物业管理区域)为单元,由社区党组织主导全部组建物管会(业委会),明确社区“两委”党员成员通过法定程序担任物管会(业委会)主任。
对症补短板
对全市无物业小区进行全面摸底、分类施策,通过社区自建物业机构解决一批、引入专业物业企业解决一批、就近辐射带动解决一批、市属企业兜底解决一批等办法,实现物业全覆盖。针对物业管理涉及部门多、权责不清晰等问题,推动市级物业管理监督、服务评价、资金审核等20余项权限下放街道、社区,明确县级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在街道成立物业管理办公室、社区成立物业管理工作站,对物业服务进行具体监管,实现物业管理权责统一。
机制促规范
协调人大、司法部门启动物业领域立法工作,制定出台《晋城市物业管理条例》,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街道社区、业主组织、物业企业各方权责予以法定规范,加快推动物业服务进入法治轨道。建立物业企业“准入—选聘—评价—退出”闭环机制,由住建部门和物业行业协会联合开展物业管理服务规范达标专项行动,统一行业质量标准、行业服务事项、行业社会责任“三个清单”,全面推动物业管理服务达到有队伍、有制度、有监管、保安全、保清洁、保维修、保养护“三有四保”标准,整体提升物业行业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发展可持续
结合开展城市建设三年行动,争取政策和配套筹集资金,分批对老旧小区进行基础设施整体改造。通过企业捐赠、金融机构赞助、社会组织募集,设立5000万元规模“美好家园”爱心基金,用于社区基础设施维护和困难居民物业费资助。盘活社区闲置土地、房屋、停车场等资产,引入市场主体统一建设运营,收益反哺社区用于物业服务,不断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效能。
01
城区开发区街道东圣社区——
深化物业党建联建 提升品质服务
城区开发区街道东圣社区是2019年9月新组建的城市社区,有5个小区,49栋高层住宅楼,2.2万居民,在职党员214名。东圣社区党支部聚焦“为居民提供高品质服务”目标,充分发挥新建小区物业覆盖优势,探索实践物业党建联建新模式。
东圣社区社区支部召集三方会诊社区事务
突出党建引领,推动“三方联建”。由社区支部牵头制定社区、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联动制度,明确权责义务,避免各自为政。3名居委会委员、5名物业企业负责人分别双向兼任职务;组建红色业委会,业委会成员党员占比达到2/3。建立“一汇报、两评议、三落实”议事制度,每月由社区党支部召集三方“会诊”社区事务。目前,已召开联席会议18次、议定事项49项、落实诉求914个,保证了三方协商共治,促进了物业企业比学提升。
深化管服融合,促进“两个参与”。一方面推动物业力量进网格,参与社区治理。明确物业企业员工“全员进网格”,协助社区和网格员开展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物业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卡口管控、宣传组织、入户排查、志愿服务等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另一方面引导物业力量进队伍,[直营服务中心] 殡葬-20分钟上门- [好评推荐]4000253450参与社区服务。社区组建党员干部“红马甲”、社工团队“黄马甲”、物业企业员工“蓝马甲”3支志愿服务队伍,其中“蓝马甲”队伍人数达到60多人,根据居民需求认领服务项目,为居民提供免费基础服务590多人次。此外,物业企业免费提供场所,在网格建立4个党群服务驿站,将社区承担的医疗、养老等29项直办服务延伸到小区“家门口”。
运用市场手段,探索“一个捆绑”。确定鸿禧山庄小区试点推行物业服务“酬金制”管理。居民物业费不直接交付物业企业,统一存入物业企业和业委会的物业服务资金共管账户,物业企业不能随意支取。物业服务资金用途主要分两部分,
一部分是物业企业酬金,确定8%的基本提取比例,年底根据物业费收费率适当上浮,最高15%。
剩余部分用于物业服务项目支出,每月由物业企业制订服务计划,经业委会审核、社区审批后方可支出。
业委会每年组织居民对物业企业服务进行一次满意度评价,高于90%给予1%的酬金奖励,不达80%扣减1%的酬金并限期整改;连续两年不达80%,对物业企业解除服务合同。
02
城区钟家庄街道黄城社区——
擦亮“红色物业”品牌 服务居民更有温度
城区钟家庄街道黄城社区位于东南新区,总面积0.45平方公里,有皇城新区等6个居民小区、21栋高层住宅楼,共4351户、9000口人。黄城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围绕“四个红色”,想方设法破解物业管理难题,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黄城社区探索志愿者积分制管理模式
双向交叉任职,注入红色基因。推动社区、物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皇城新区物业经理担任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担任物业副经理;选派6名党员分别担任各小区物业企业党建指导员,除皇城新区外的5个小区物业经理兼任社区党支部委员。社区党支部联合物业党支部成立“红色物业”联席会,社区民警、法律顾问、网格长、红色楼长、单元长等作为成员,每月召开联席会议,对物业工作进行评议,收集意见建议。
推动流程再造,完善红色体系。实行“日周月季年”工作机制,
日联系即每天通过网格收集社情民意,遇急事可快速办理;
周检查即每周排查安全隐患、卫生状况等,发现问题现场办理;
月议事即每月召开红色联席会议;
季汇报即每季度召集居民代表及相关单位汇报问题、商讨落实;
年总结即总结物业全年工作,规划来年工作。
探索志愿者积分制管理,鼓励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及物业各类公益活动中,以“正向激励”方式,推动实现楼道干净、绿地整洁、街道光洁。
激发红色细胞,凝聚红色力量。将社区划分为8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积极组织物业党支部6名党员、6名红色楼宇管家,协助社区开展信息收集、矛盾调解等工作。全面整合网格党支部,39名楼栋长、79名单元长,260名在职党员以及驻地企业、社区组织等各类资源力量,不断提高党组织领导下的物业服务和社区治理水平。
叫响黄城品牌,提供红色服务。在皇城新区小区建立“护理驿站”,由合聚心脑血管医院就近为居民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建立红色物业党群便民小屋,为居民提供暖心理发、磨刀磨剪、爱心缝纫等多种类贴心服务。与辖区7家餐饮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悬挂流动小红旗,每月确定1家餐饮企业,专门针对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低于市场价格、营养丰富的“特色爱心餐”。
03
城区西街街道北大街社区——
党建引领强化服务 多方共筑幸福家园
城区西街街道北大街社区下辖的16个小区中无物业管理小区14个,多数属于单位集资房,因主管企事业撤并,常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小区户数普遍不超过100户,是典型的“老、旧、散”社区。今年以来,北大街社区借助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之力,积极探索物业管理党建联建新模式,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北大街社区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和党支部
突出党建引领,红色引擎强起来。成立“联建物业公司”,将辖区无物业管理的小区及单位自己管理的小区纳入“联建物业公司”服务范围,探索社区物业自治管理模式。建立北大街小区物管会党支部,吸纳业主党员及居民党员作为支部成员,鼓励他们参与小区日常事务。发挥“小网格大力量”,网格党员带领物业企业、居民业主、沿街商户等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主动服务、赢得支持。
突出多方联动,共管机制建起来。将网格、驻地单位(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小区业委会(物管会)全面纳入社区“大党委”管理,进一步提升干事效率。在8个网格上成立8个网格党支部,选聘热心基层事务的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等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发动20多名在职党员、志愿者、居民代表担任兼职网格员,协助开展网格治理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统筹作用,和16家驻地单位、企业签订共建协议书,将居民关心的物业管理、环境整治纳入共建范围,全面搭建起社区与物业、居民之间的共建共治平台。
突出服务大局,特色品牌立起来。全力实施打造“党建邻聚力”服务项目,22名社区、学生党员和34名联点共建单位志愿者,以及一大批热心社区事务的党员、居民代表、志愿者等被充实到网格员队伍;网格员及时收集业主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每月组织的“民情议事会”上,由社区、物业企业、业委会(物管会)、居民代表共同协商并形成解决方案,推动问题落实落地。目前,社区居民反映问题5日解决率达到94%。比如,针对居民反映的部分小区无门卫问题,北大街社区通过“民情议事会”,为7个小区安装门禁设备、发放居民门禁卡1900余张,增设了监控摄像头20余个,受到了群众好评。
04
高平市南城街街道——
“物管会”服务好 老旧小区大变样
高平市南城街街道位于高平市区南部,有49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陈旧、环境卫生差、无人管理,既是民生痛点,也是治理难点。今年以来,南城街街道主动领题社区物业党建联建项目,以成立“物管会”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老旧小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模式,破解老旧小区物业服务难题,奏响了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引领城市治理创新的新乐章。
南城街街道通过入户征票选出物管会成员
建起组织,架好党群连心桥。坚持居民事、居民议、居民办,总结运用之前居民议事助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成功经验,立足规避业委会成立程序繁、耗时长、难度大的问题,高标准高效率成立小区物管会,代行业委会职能。坚持严格程序,通过入户征票,选出物管会成员。物管会通过走访入户了解业主需求、动员业主参与小区治理、监督物业做好服务管理、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真正架起了社区居委、小区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的连心桥。目前,49个老旧小区已全部成立物管会。
建好机制,用好社区好帮手。坚持党建引领,物管会委员初步人选需由社区党组织提名,物管会委主任由社区党支部委员担任,党员成员占比须超过50%,保证了社区党组织对物管会的领导。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物管会议事室,注重将具备保洁、维修等物业服务技能的居民吸纳进入物管会,通过小区物业由物管会自管、物管会成员兼任物业公司员工等方式,多渠道保障物管会成员基本待遇,确保物管会成员有人管、有事干、留得住、用得好。
分类施策,确定小区新管家。坚持群众主体、精准服务、先行先试的原则,根据小区规模、地理位置、群众意愿、物业需求等各方面因素,因地制宜、压茬推进、综合分析,分类研究确定小区物业服务模式。目前49个老旧小区中,已有7个基础设施良好的小区通过引进城投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2个权属清晰的小区由主体单位牵头进行管理;4个零散分布的居民小区和独栋居民楼,由附近物业服务企业联片打包帮助管理;6个规模小、居民自管积极性高的小区实行居民自治;2个小区由城市服务一体管理。剩余28个小区正在抓紧推进,年底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
05
高平市东城街街道晋阳社区——
“三位一体”交叉融合 共商共建解决难题
高平市东城街街道晋阳社区总面积0.41平方公里,共辖晋丰小区和段庄村两个居民点,共1402户、3475口人。今年以来,晋阳社区全面推进“红色物业”和物业党建联建工作,通过党建带物业、物业促党建,推动物业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铺就了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社区群众的“快车道”。
晋阳社区文体活动中心
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全力构建“红色物业”,成立晋丰苑物业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物业行业覆盖延伸。充分利用晋丰苑物业服务管理有限公司空闲场所,打造了1500平方米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及便民服务大厅、文体活动中心、道德讲堂、五点半课堂等便民场所,为小区居民提供更加高质高效、便捷暖心的服务,赢得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位一体”交叉融合。大力推进物业党建联建,全面推行党支部、居委会、物业公司“一套人马、双向交叉、三块牌子”的“三位一体”模式,社区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居委会副主任分别担任物业公司经理助理、管理员等职务。有效整合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的服务资源,及时精准地回应群众诉求,将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米”落在了实处。
共商共建解决难题。晋丰苑物业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由社区“大党委”直接领导,党支部书记担任晋阳社区“大党委”副书记。实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物业接单”的为民服务新模式,通过党支部、居委会、网格员等渠道收集居民诉求,由社区协调物业解决电动车充电桩安装、车棚搭建、高清监控安装、下水管道疏通、雨季地下室漏水等民生实事;在每季度的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上,物业公司负责人对本季度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并开展测评,不断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效能。(来源:太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