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北路这家进口食品店,上海阿姨爷叔为啥嘎欢喜
天猫超市卖38元一瓶的意大利橄榄油,在四川北路的一家食品店里,只卖10元,有阿姨买来煎鸡蛋;天猫14元一听的德国黑啤,这里10元能买3听,有爷叔提了一箱,不仅自己喝,还要当料酒烧菜吃。
临近保质期的食品,通常的命运是作为垃圾,扔进垃圾箱。不过,换个角度经营,它可能被“救活”。
记者实地探访了几家申城食品商店,发现快要过期的食品,在这里复苏,甚至成了上海阿姨爷叔“体面”生活的来源。
这也引发人大代表的思考:我们该如何对待临期食品?
现场:价格实惠呀,我经常来买
位于四川北路上的新海食品商城主打临期进口食品。店门口停着一排摩托车、电动车,虽然是中午12时许,人依然络绎不绝。店面临街处在卖10元3包的鱼丸、肉丸,很多人挤在那里买。
新海食品商城门口
店里铺满了各种老字号糕点:国际饭店的蝴蝶酥,乔家栅的鲜肉月饼......而正中间最醒目的位置,是花花绿绿堆得像小山似的进口食品。
法国干红、德国巧克力、越南速溶咖啡、捷克全脂牛奶、日本饼干……记者眼前浮现出一张世界地图。“疫情发生后,外国进口食品少了,有的价格上去了,但不影响上海人到这里淘货的热情。”店里服务人员说。
10元3听的德国黑啤怎能不叫人爱啊
左边店门处堆着各式外国啤酒,一款名为“意文”的德国原装进口黑啤,标价10元3听,月底到期。在天猫超市,这款啤酒卖到59元4听。这样便宜的价格吸引了不少人驻足,一位腰身胖胖的阿姨掏出厚实的布袋,一下提了6听。“买回去老头子可以过过酒瘾,啤酒还可以用来烧菜哦。”
大桶装5升的德国黑啤也很醒目,标价58元,在淘宝网上同款最便宜的卖99元。一位爷叔转了几圈折回来,拿了箱黑啤,又看了看那个大桶,“有点重了,下次骑个电瓶车来提”。
还有不少价格低廉的洋酒
店里进口甜食不少。一名五十多岁的女子走到货架前,她想买一款叫“嘉柯”的焦糖味可可碎粒黑巧克力,可惜都卖完了。“这款巧克力卖得很快的。”一旁工作人员说。她有些小遗憾,顺手拿了边上的泰国夹心饼干。
各式外国饼干,爷叔嫌有些贵了
在饼干专区,一个700多克的北海道什锦礼盒,卖82元,网上要卖120元,还是要配优惠券的那种。马来西亚的500克夹心饼干38元,网上卖40多元。不过,这样的价格,对前来淘货的顾客似乎有点偏贵了。
阿姨推着拉杆箱来买进口食品
还有更便宜的进口食品特价专区。这里人气更旺,顾客基本上都背着比较大的包。一位穿着短袖衫的阿姨推着一个红色波纹简易拉杆箱,看架势准备大买一番,只见她豪气地拿起一摞比利时白巧克力饼干就往袋子里装,边上标价是10元3包。
5元2包的德国脱脂奶粉也引起她的注意。这款奶粉外文包装上还专门贴出了中文说明,显示保质期到2020年9月13日。只有10天就到期了,可大家都不在乎,拉杆箱阿姨毫不犹豫拿了2包,另一位阿姨也凑过来拿了2包,“这么短时间吃得完吗?”“这个可以用来泡咖啡,很快的呀!”说完,她又拿了两包,这堆奶粉短短10分钟就被抢光了。
阿姨推着拉杆箱继续淘货
一位头发花白、穿着老头衫的爷叔站在货架前,他看的是一款澳大利亚的蜂蜜,28元,保质期到10月26日,另一款是土耳其的七春子蜂蜜,10元,9月28日到期,更远点是5元5瓶的蜂蜜。他犹豫了一下,挑了5元5瓶子的。
这款意大利橄榄油,很多人来看
橄榄油货架摊子前的人也挺多。一款意大利橄榄油,10元一瓶,显示9月25日到期。“这个用来煎牛排、煎鸡蛋,也可以拌蔬菜沙拉,我去过意大利的呀,那里都用橄榄油!”
“听我女儿说,吃橄榄油健康,还可以预防癌症和老年痴呆,天猫上这个要卖30多元呢。”两位涂着红指甲的中年阿姨凑在一起研究后各拿了一瓶。
不是每个人都那么认真地看保质期
记者注意到,店里除了临近保质期的食品,也有一些保质期拉得比较长的食品,比如一种日本薄饼,生产日期是2020年7月28日,保质期到2021年7月27日,价格10元。一款35元的日本速溶咖啡,今年5月12日生产,保质期到2023年5月12日。不过,记者发现,顾客对价格比较敏感,对保质期并不太在意。“放冰箱保存没啥问题啊,关键是价格实惠呀。”
又遇到一位拉杆箱阿婆
虽然大多是临近保质期的食品,但堆放有些杂乱,有的标签写得很随意,还有不少错别字,“猪肉脯”写成了“猪肉铺”。不过,这并不影响大家的购买热情。一个多小时里,店里来的大都是中老年人,很多是住在附近的居民,看得出不少是店里常客,都是几包几包地买,也有专门从闵行、宝山等郊区乘公交来淘货的老人。“这家店开了好多年了,我常来买的,好东西不少的。”
店里还有金华火腿,工作人员说,我们这里专卖,绝对正宗哦人大代表:临期食品别“一扔了之”
快要过期的食品,在很多商户眼里没有价值,还要找供应商、找运输来处理。这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人力、时间和资源,不少超市直接丢弃,据了解,本市超市及便利店每天会有10%左右的食品报废,大多是将其拆封后作为湿垃圾处理。一天内直接丢弃处理的临保食品,价值就达40万元左右。
“这些临保食品只是错过了最佳食用时间,但还处在可食用阶段,并非超过保质期不可食用。”在市人大代表黄锦海看来,临保食品直接丢弃的处理方式,浪费了大量可食用食品。
临期食品是否就“一扔了之”?黄锦海建议,根据临近保质期食品的数量、特性以及门店的规模,因地制宜建立临近保质期食品专区或专柜。如果有条件,可以构建临期食品的产业链,像新海食品商城这样的专做临期食品生意的店,就是个不错的下沉市场,满足了人们既追求新奇又想省钱的心理需求。
位于仙霞路上的柯姆滋进口食品店,同样是打出了临期零售概念,只是这里的消费者比新海食品商品更年轻些,进口食品的种类也更多样。
这样的店在很多国家都有。据悉,美国知名有机食品超市Trade Joe's的总裁,震惊于食品供应中有高达40%最终进了垃圾箱,而全球有1/9的“挨饿”人口,就在波士顿开了一家低价销售临期、品相不佳食品的超市Daily Table,店里全是几十美分、一磅的商品,结果店门口总是排着长长的队。
销售临期食品的Daily Table
黄锦海还建议,鼓励便利店等食品经营者将临近保质期食品捐赠给社会福利机构、慈善机构等组织。记者还了解到,上海已经有社会组织在上海探索食物银行的运作模式,把可能被浪费的食物收集起来,分发给社区有需求的人。
而临期食品的销售,涉及到监管与规范。比如,临期食品是否会与山寨食品相混淆?临期食品到什么时候不允许继续售卖?一旦消费者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商家有没有必要担责?
“无论何种形式的捐赠或经营,食品安全必须是第一位的。”黄锦海说,超市、便利店等食品经营者应当保证所处理临期食品的安全,不得捐赠、转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社会福利机构和慈善机构等公益性组织应当建立临保食品接收、贮存、派发等相应的管理制度,不得接收和派发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而销售临期食品的商店和柜台,应在醒目位置标明“临近保质期食品,请在保质期内食用完毕”字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