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创新推出“免陪护病区”,破解“一人住院全家奔波”南京白事一条龙4000253450难题,南
轻按床边的呼唤铃,南京白事一条龙4000253450医疗护理员即刻赶来,给予细致入微的生活照护,让病患没有家人陪伴也能安心住院……在南通各大医院,越来越多的病房里,这样的场景正悄然成为现实。
“一人住院,全家奔波”是许多家庭的共同困扰。最近,南通多家医院相继推行“免陪护病区”。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医疗护理员可以为患者住院期间提供专业的照护服务,不仅能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也大大减轻了患者家属的照护负担。
截至目前,南通共有24家医疗机构92个病区推出免陪护服务,医疗护理员持证率100%,累计服务患者7300余名。其中,南通全市三级综合医院均设有“免陪护病区”。近日,记者前往南通市区相关医院探访。
既是“辛苦活”,更是“技术活”
4月7日,在南通市二院骨科病房内,69岁的李先生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床上康复锻炼。一旁的医疗护理员冯志祥认真聆听康复动作要领,不断给患者加油鼓劲:“大哥,你忍着点疼,再坚持下。”
两周前,李先生不慎右腿摔伤骨折入院。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伴在家带孙子,无人照顾成了他的烦心事。得知医院推出了免陪护服务后,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先预交了10天的费用。“护理员每天除了给我喂饭、帮我擦身外,还要帮我清理大小便。每次服务都轻手轻脚的,让我没有任何不舒服,比家里人的照顾还贴心。”李先生说,虽然他选的是“一对三”的服务,但医疗护理员24小时随叫随到,每天100多元的费用也很实惠。
“对于骨折病人,特别要注意搬运姿势,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二次受伤。比如,给小腿骨折患者翻身时一定要把腿拉直;如果颈部骨折,要注意托起颈椎。”冯志祥告诉记者,医院护理部每周都组织他们进行业务学习,“我也会记下康复要领,安神殡仪4000253450每天督促病人进行自我康复锻炼”。
南通市中医院骨伤科病区同样推出了免陪护服务。“医疗护理员的工作不仅是个‘辛苦活’,更是一项‘技术活’。我们对病区的医疗护理员推行属地化管理,对医疗护理员的照护工作每日督导,尤其对新入科医疗护理员,会手把手培训专科照护操作,涉及协助轴线翻身、直腿抬高、助行器使用、轮椅转运等,考核至熟练掌握。同时,注重提高医疗护理员沟通技巧,让他们参加医护交班。”副院长王兴红透露,该院联合陪护公司将患者满意度+技能考核+不良事件发生率纳入医疗护理员绩效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
几天前,33岁的于女士成为一名新手妈妈。为了减轻家人的负担,她下单了南通市一院产科的免陪护服务。事实证明,这一选择非常明智。她说,在传统观念里,产妇分娩后要捂着点,但经过医疗护理员的讲解,她才明白产妇出汗太多并不利于康复。
与其他病区的同行相比,在南通市一院产科,20多名医疗护理员还多了一个证——育婴员证。“我们既是医疗护理员,又是月嫂,同时照顾新手妈妈和宝宝,还会教产妇怎么给宝宝换尿布、喂奶、拍背等。”45岁的龙仙菊是一院产科医疗护理员小组的组长,她由衷地感叹,“以前‘肯干就行’,现在得‘会干才行’。”
陪护模式更新,陪护质量更优
近日,在南通市二院康复治疗大厅内,记者看到一名医疗护理员正协助康复治疗师将一名中风患者从轮椅移动到直立床上,并用绑带帮助固定好。
“我们是康复治疗大厅的专项医疗护理员。患者或家属下单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前往患者所在的病房,用轮椅将其转运到康复治疗大厅。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我们会细心观察患者的脸色变化,一旦他们有任何不舒服,我们会及时告知康复治疗师。等患者做完康复治疗后,我们再将他们送回病房。”57岁的王品德说,与病区的医疗护理员不同,专项医疗护理员的服务是按次收费的,根据康复项目和时长的不同收费,一般每次60元左右。专项医疗护理员的陪伴,让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也更有保障。
30分钟直立床训练、20分钟踩车训练、30分钟吞咽锻炼……这是唐先生妻子每天的康复锻炼项目。因动脉瘤出血,唐先生妻子术后需要住院康复治疗数月。“每天的康复项目多、时间长,我一个人陪她康复训练有些吃力,尤其是搬运时很费劲。现在下单了免陪服务,我感觉轻松多了。”64岁的唐先生说。
去年10月,应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南通市二院创新推出康复治疗大厅专项医疗护理员免陪服务。目前,共有5名医疗护理员承担这项工作,他们几乎每天都是满单状态。
与“一对一”的陪护相比,“一对多”的服务既经济实惠,还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服务。在南通市一院多个免陪护病区,高效、周到的团队陪护广受欢迎。“我们的团队陪护采取排班轮休模式,更能保证照护患者的服务质量。”龙仙菊告诉记者,与“一对一”的陪护不同,晚班的医疗护理员整晚都不会睡觉,以便随时应答患者的需求。此外,他们还根据专科特点设置不同的团队陪护套餐,对应不同病种的服务强度,性价比更高。比如,产科5天的母婴照护套餐,妇科3—4天的住院周期套餐,骨科5天左右的住院套餐等。
南通市一院护理部副主任刘颖介绍,2022年以前,该院聘请陪护服务的住院患者数平均50人/天,基本都是“一对一”陪护;目前,该院19个护理单元开展专科团队照护模式,从事团队陪护的护理人员有70名左右,人均照护能力从1名患者提高至2—3名,现阶段全院范围内聘请陪护服务的住院患者总数平均250人/天,其中接受团队照护模式患者约200名/天。她说,推行团队免陪护服务后,减少了人员聚集,病房更安静有序,也更利于患者休息和医疗工作开展。
结合专科疾病特点创新“差异化”陪护模式,目前,南通相关医院的免陪照护服务内容细分为“套餐式”服务、单项服务和“1+N”等多种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24小时生活照护工作,涵盖饮食照护、清洁照护、排泄照护、睡眠照护等,以满足不同患者需求。
尚在成长阶段,未来更加可期
2023年,南通在全省率先出台《医疗护理员管理办法》,依托市护理学会、通大附院、市一院等江苏省医疗护理员培训基地,推动医疗护理员专业化培训,截至目前累计培训2000余人,免陪护病区医疗护理员持证率100%。
去年11月,这项工作在南通二级以上医院广泛探索实施。“在推进‘免陪护病区’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尤其注重服务的专业化和标准化,让医疗护理员在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下,为患者提供各项照护服务。”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副处长居晶静介绍,南通市一院还依托院内“智慧陪护”管理系统,提供了从与服务对象建立服务协议起至服务终止的服务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患方通过手机一键下单,在线建立用工关系、费用结算、满意度反馈等,医院护理部可以在线查看业务表单、订单交易流程、收费标准等,对医疗护理员的管理更规范透明。
“随着医疗护理员职业化程度的提升,他们的专业化服务也为我们护理工作腾出了更多时间。”刘颖坦言,将生活照护交给医疗护理员后,护士能够有更多精力专注于医疗护理,可以更好地监护病情、协助医生开展疾病诊治,最终受益的是患者。
当前,尽管南通医疗护理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一定提升,但这一职业仍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很多人认为这一行是伺候人的,从业人员也存在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流动性强等问题。”南通市二院护理部主任钱卫琴呼吁,社会各界给医疗护理员更多理解与尊重,增加他们的职业荣誉感。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护理员的需求将越来越多,她期盼未来能有更多年轻人加入这一职业,注入新生力量。
“我们积极鼓励包括民营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在内的更多医疗机构在更多病区、更多住院场景推广免陪照护服务,全力破解‘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社会痛点,让患者更安心、家属更放心。”居晶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