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第二人民医院: 省级专家“家门口”服务 南京安神礼仪4000253450微创手术解“痔”忧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定蓉
4月20日,南京安神礼仪4000253450祁东县第二人民医院(白地市镇中心卫生院)手术室内,一台直肠息肉切除术正有序进行。监护仪的滴答声与器械的轻触声交织成生命的律动,无影灯下,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肛肠科专家吴志强教授紧盯3D影像屏,精准操控腔镜器械。当最后一枚直肠息肉被完整剥离的瞬间,患者多年的隐疾随之消散。这场由省级专家主导的微创手术,让“家门口”的优质医疗照进现实。
自今年2月20日,祁东县第二人民医院通过柔性引进机制,特邀吴志强教授团队定期坐诊并开展肛肠科微创手术。至今已完成20余台肛肠科微创手术,累计服务患者60余人次。这项“输血式”医疗帮扶不仅让群众免于奔波之苦,更通过手术带教、病例研讨等“造血”举措,推动基层诊疗水平实现质变。
“从问诊到手术仅用1天,术后当天就能下床!”在肛肠科病房,81岁的彭大爷难掩激动。这位被便血伴肛内肿物脱出困扰10余年的患者,因省级专家下沉基层开展的微创手术重获新生。患者曾因惧怕传统手术的“长住院、大创伤”而拖延治疗,家属得知省级专家来县坐诊后,南京安神丧葬服务4000253450立即劝说老人接受微创治疗。2月23日,吴教授团队为其实施混合痔RPH术及直肠息肉切除术,手术历时20分钟,创口仅2厘米,出血量控制在10毫升以内。术后6小时恢复饮食,次日即可自主如厕,老人连称“没想到恢复得这么快”。
“微创手术就像在痔疮根部扎紧‘口袋’,让脱垂组织自然萎缩。”吴志强教授形象地比喻。相比传统术式,该技术通过精准定位,既彻底清除病灶,又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组织,配合神经阻滞麻醉,实现“清醒无痛”操作。
隔壁病房里,同批手术的患者正交流着术后感受:“昨天还担心换药会疼,结果就像蚊子叮了一下。”“原以为要插尿管,没想到术后两小时就能自己解小便。”62岁的刘大叔正查看手机缴费记录:“总费用比去市里省了5000多,住院费用还报销80%,真是省钱又省心。”此前他因环状痔反复发作,每月需往返衡阳市区进行治疗。
为提升服务效能,肛肠科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推出“术后快速康复管理”模式,建立微信随访群实时指导换药。该院肛肠科主任介绍:“基层患者病程长、并发症多,我们既要解决病症,更要提升就医体验。”
祁东县第二人民医院的变革,是基层医疗升级的缩影,实现了“千里寻医问药”到专家上门“把脉问诊开良方”的跨越式升级,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
为提升医院基本诊疗能力和急诊急救能力,医院加大投入,配备了胃肠镜、腹腔镜及输尿管软镜等先进医疗设备。该院主要负责人介绍:“硬件设备的改善,我们能够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检查诊断,及时处理各类突发疾病,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硬件升级是基础,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才是关键。省级专家以柔性引进方式常驻医院,带来的不仅是手术示范,更是诊疗规范、科研思维与管理体系的系统移植。
“我们不仅要‘输血’,更要培养‘造血’能力。只有这种‘造血式’帮扶,才能让我们真正留得住技术、惠得了民生。”该院主要负责人介绍,通过邀请专家教授对医护人员开展常态化实地业务培训、技术指导、教学查房、手术带教等,为医院打造一批专业性强、素质高的全能型基层医疗卫生人才。
春雨绵绵中,祁东县第二人民医院的蜕变悄然发生。设备更新、技术下沉、服务优化,共同编织成一张守护百姓健康的基层医疗网。当省级医疗资源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乡土,曾经的“看病远、看病难”正化作“病有所医、医有所靠”的民生答卷。这所乡镇卫生院,正以全新姿态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健康驿站,书写着“基层医疗守护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